[发明专利]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提供截屏服务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5704.0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9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宋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健君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1 | 代理人: | 罗延红;杨艳云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终端设备 提供 服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提供截屏服务的方法和装置。所述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提供截屏服务的方法包括:生产者线程响应于其接收到截屏命令的指示,执行截屏操作,并且将截取的屏幕数据写入缓冲区中;消费者线程从所述缓冲区读取生产者线程存储的屏幕数据,对所述屏幕数据执行图像处理,生成截屏图像,并且将所述截屏图像返回给调用所述截屏服务的应用。采用生产者/消费者的多线程模式,分别通过用于执行屏幕截取的生产者线程和用于对截取的屏幕数据执行图像处理的消费者线程来完成截屏服务,在处理能力有限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上尤其可降低截屏时间,可实现在几十毫秒内完成截屏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提供截屏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例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的终端设备上通常都配有截屏的功能。用户通过快捷键、菜单项或功能按钮可截取整个屏幕、屏幕部分区域(如某个视窗或显示部分文字的区域)的图像。
在截屏处理中,首先需要截取目标区域的屏幕数据,再对截取的屏幕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根据预定的参数将所述屏幕数据转换(如缩放、反转、矩阵变换等)为图像数据,再存储或显示所述图像数据。
由于例如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的运算处理能力有限,目前在便携式终端上的截屏方案中,屏幕的截取和图像处理是分开进行的,因此通常至少需要几百毫秒才能完成该两步处理,目前还没有方案能够在安卓手机屏幕截取和处理方面达到50毫秒以下的延迟。这种较长的延迟导致了无法做到准时、实时地进行屏幕录制,使现有方案不适合用于实时多屏互动的产品中。此外,由于屏幕的截取和图像处理是分开进行的,步骤较繁琐,造成系统资源的耗费以及数据管理混乱。
此外,现有的截屏方案在集成到第三方系统中时,需要耦合在第三方系统的产品架构中,容易造成宿主产品集成成本高,维护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提供截屏服务的方法和装置,以降低执行截屏的处理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提供截屏服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产者线程响应于其接收到截屏命令的指示,执行截屏操作,并且将截取的屏幕数据写入缓冲区中;消费者线程从所述缓冲区读取生产者线程存储的屏幕数据,对所述屏幕数据执行图像处理,生成截屏图像,并且将所述截屏图像返回给调用所述截屏服务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线程同步机制对如下处理进行控制,以防止所述生产者线程和消费者线程同时访问所述缓冲区:所述生产者线程执行截屏操作的处理;所述生产者现场将截取的屏幕数据写入缓冲区中的处理;以及,所述消费者线程从所述缓冲区读取生产者线程存储的屏幕数据的处理。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消费者线程获取所述截屏命令的处理参数。所述消费者线程对所述屏幕数据执行图像处理,生成截屏图像的处理包括:所述消费者线程根据获取的所述截屏命令的处理参数对所述屏幕数据执行图像处理,生成截屏图像。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截屏服务的主线程启动所述生产者线程和消费者线程,并且在指定的端口建立与所述调用所述截屏服务的应用的会话连接。所述生产者线程通过监听所述会话连接上的数据读取指示来确定其接收到截屏命令的指示。
优选地,所述消费者线程将所述截屏图像返回给调用所述截屏服务的应用的处理包括:所述消费者线程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将所述截屏图像发送给所述调用所述截屏服务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截屏服务的主线程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缓冲区。所述生产者线程将截取的屏幕数据写入缓冲区中的处理包括:所述生产者线程根据写入位置将截取的屏幕数据写入缓冲区中,并且更新所述缓冲区的数据长度和写入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5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