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式双气源燃气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9401.6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3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傅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国红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3D14/00;F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式双气源 燃气 取暖器 | ||
1.一种自适应式双气源燃气取暖器,其特征是包括:
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进气口旁设有喷头,所述的喷头具有分别适应天然气、液化气的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及分别与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相连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
适用于天然气的第一ODS缺氧保护器,其设置于燃烧器旁,所述的第一ODS缺氧保护器包括第一长明火管、点火针及第一、第二、第三热电偶,第一、第二热电偶均靠近第一长明火管的喷嘴且均处在第一长明火管喷出的火焰区域内,第三热电偶相对远离第一长明火管的喷嘴但处在第一长明火管喷出的天然气火焰区域外、液化气火焰区域内;
适用于液化气的第二ODS缺氧保护器,其设置于燃烧器旁,所述的第二ODS缺氧保护器包括第二长明火管、点火针及第四、第五热电偶,第四、第五热电偶均靠近第二长明火管的喷嘴且均处在第二长明火管的火焰区域内;第一长明火管的喷嘴孔径大于第二长明火管的喷嘴孔径;
主气管,用以连接气源,主气管经过一主控制阀后分成长明火供气管路与燃烧器供气管路,长明火供气管路又分为长明火第一支路、长明火第二支路,长明火第一支路连接第一长明火管,长明火第二支路连接第二长明火管;燃烧器供气管路又分为燃烧器第一支路、燃烧器第二支路,燃烧器第一支路连接喷头的第一接口,燃烧器第二支路连接喷头的第二接口,第一、第四热电偶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主控制阀;
点火控制组件,包括点火按钮及分别与点火按钮通过导线相连的电池盒、脉冲点火器,脉冲点火器与两点火针相连;
第一控制阀,设置在长明火第一支路上,用于控制长明火第一支路的通断,其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点火按钮、电池盒及第二、第三热电偶,在初始时第一控制阀使长明火第一支路处于关断的常闭状态,在点火通电时则转换为导通状态,断电后再根据第二、第三热电偶结合产生的热电势是否生效情况自动调整至导通或关断状态;
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燃烧器第一支路上,用于控制燃烧器第一支路的通断,其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点火按钮、电池盒及第五热电偶,在初始时第二控制阀使燃烧器第一支路处于导通的常开状态,在点火通电时则转换为关断状态,断电后再根据第五热电偶是否会产生热电势自动调整至关断或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式双气源燃气取暖器,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一控制阀包括座体及安装于座体上下两端的电磁阀A、电磁阀B,座体具有中空的腔体,电磁阀A通过导线连接点火按钮、电池盒,电磁阀B通过导线连接第二、第三热电偶,座体的侧壁上设有错开设置的两个气体管路接头,电磁阀A包括在通电情况下产生移动的阀芯A、阀杆A及在断电情况下使阀芯A复位的弹簧A,电磁阀B包括在热电势生效情况下产生移动的阀杆B、阀芯B及在热电势消失时使阀芯B复位的弹簧B,阀芯A、阀杆A、阀杆B、阀芯B均处在腔体内,阀杆A的一头与阀芯B相抵接;
在初始状态下阀芯B处在截断所述两个气体管路接头通道的位置处,在电磁阀A通电时阀杆A移动以推动阀芯B让开使得两个气体管路接头保持相通,在电磁阀A断电后阀芯A在弹簧A作用下复位,阀芯B在弹簧B作用下复位,再次截断两个气体管路接头的通道;在电磁阀B接收到热电势时,阀芯B被吸引产生移动以使两个气体管路接头保持相通,在热电势消失时,阀芯B在弹簧B作用下复位,再次截断两个气体管路接头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式双气源燃气取暖器,其特征是:座体与电磁阀A固定相连,电磁阀A包括壳体,在壳体内穿有固定不动的铁芯,在铁芯外环绕有线圈,在壳体上设有用于外接导线以给线圈供电的电极,在铁芯内设有空腔,阀杆A的一部分穿设在空腔内,阀杆A的另一部分及阀芯A处在座体的腔体内,阀芯A固定套接在阀杆A上,在阀杆A上还套有垫片,在腔体内设有第一台阶,垫片抵在第一台阶上,且垫片所处的位置始终不影响两个气体管路接头的通断;弹簧A处在阀芯A与垫片之间,且弹簧A的两端分别与阀芯A、垫片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式双气源燃气取暖器,其特征是:铁芯上下两端均设有外螺纹,铁芯的上端与一螺母相连,螺母抵在壳体上,铁芯的下端与座体上端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国红,未经傅国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94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树本体中心孔密封装置
- 下一篇:SLD器件可靠性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