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伺服电机的转子冲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9694.8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2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曹翼;李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6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伺服 电机 转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性能永磁伺服电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有精密位置、转速等控制要求的永磁伺服电机的转子冲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性能永磁材料制造技术、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微电子器件开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矢量控制理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等研究的不断深入,永磁伺服控制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伺服控制系统执行单元,永磁同步电机克服了电励磁直流伺服电机机械式换向器和电刷带来的一系列限制,具有调速性能优越、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在高性能、高精度的运动控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虽然永磁伺服电机的定子结构和制造工艺与普通永磁同步电机以及异步电动机相似,但在转子电气设计和结构设计上考虑的着重点不一样,永磁伺服电机对电动势谐波、齿槽转矩、转动惯量等要求更高。一般中低速的永磁伺服电机转子多采用永磁体表面粘贴式结构,在高速运转中可能发生永磁体被甩出的危险,所以在中高速伺服电机中,永磁体一般是内嵌在转子铁芯内。永磁体槽的宽度形状一般都是一致的,由于转子冲片外圆与定子内圆同心,这将会使电机的气隙内产生大量影响性能的谐波,增加电机的损耗;而且受冲片尺寸约束,永磁体的用量受到限制,将对电机的功率密度带来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可见转子磁路结构是永磁伺服电机的关键技术所在,转子磁路结构不同,电机的运行性能、制造工艺和适用场合也不相同。因此提高永磁伺服电机的性能,应重点考虑电机的转子冲片磁路设计。
申请号为200610024831.8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结构,但此结构在转子铁芯上设置有起动笼,电机虽然具有了自起动能力,但增加了电机的转子重量,因此主要适用于自起动的永磁电机,而不适用于对转动惯量要求较高的永磁伺服电机。申请号为200720031138.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永磁转子结构,但该结构只在转子铁芯上设置有嵌放永磁体的方槽,没有考虑磁路结构对空载反电动势和电机交、直轴电抗参数的影响,导致气隙内磁场为梯形分布,因此并不能很好提高永磁伺服电机的动态响应特性。申请号为201010175463.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冲片磁极永磁电机转子,但该方案只是单纯考虑了冲制定子片后留下的内圆片冲制转子片,而并没有考虑改进冲片结构提升伺服电机的性能。申请号为201110203831.5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表贴式永磁电机及其内转子和冲片,此方案只适用于表贴式转子结构,并不适用于内置式永磁伺服电机转子。申请号为201210081738.6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结构,但该方案在转子铁芯上设置有起动笼,考虑重点是提高永磁体产生的气隙主磁场的强度,缩小电机的体积,并不适用于对起动、调速、刹车等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伺服电机。申请号为201210419454.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及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该方案的转子磁路结构能有效避免隔磁磁桥处的漏磁,因而使得同样用量的永磁体产生的气隙磁场强度要更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但其磁路结构依然不能很好地解决空载相正弦反电动势问题,特别是交轴电枢反应磁场对直轴磁路影响没有考虑,会降低高速运行时电机的运行性能。申请号为201220079850.1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该方案的转子磁路结构设置多层永磁体槽和多层磁体,能充分利用磁阻转矩,但是对于气隙磁密没有优化,其转子冲片结构为圆整型,导致其反电动势波形不会是标准正弦,不利于正弦波驱动控制器的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永磁伺服电机的工作效能、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转子冲片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永磁伺服电机的转子冲片结构,包括转子冲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本体的圆周面设有永磁体槽,永磁体槽内嵌放永磁体;永磁体槽上方的转子冲片本体外径与定子内圆不同心;永磁体槽上方的转子冲片本体上设有平行排布的隔磁孔,永磁体槽下方的转子冲片本体上设有轴向冷却通道。
优选地,所述转子冲片本体具有不规则外圆形,铁芯叠压后形成凸极极靴结构;所述永磁体槽设于凸极极靴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槽为单层结构。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槽为至少两层结构。
优选地,相邻层所述永磁体槽之间设有隔磁槽,隔磁槽与所述永磁体槽之间设有隔磁桥。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槽为内置“一”字型、“V”型、“U”型或“W”型。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槽上方的转子冲片本体外径与定子内圆之间形成凸极偏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96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散热电机机壳
- 下一篇:一种低转矩脉动高效率永磁电机定转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