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9701.4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8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达;方再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一次 烟气 净化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工艺布置及其设备选型是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核心,工艺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一次投资多少,以及日常维护工作量的大小。设备选型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现有风机房工艺布置存在以下缺点:
1)一次除尘烟气进入风机不均匀,导致风机叶轮处产生涡流和气流不均现象,产生系统附加阻力,流量损失,风机效率较低,叶轮磨损快,运行成本高。
2)风机进口调节阀及伸缩节等设备吊装检修更换不方便。
3)风机基础刚度弱,为解决此问题风机基础大且复杂,如基础强度不够将导致风机振动,引起煤气泄漏导致重大安全事故。
4)煤气风机入口前管线水封排水器多为半地下或地下式,容易堵塞,且清理不便。
5)厂房高度高,基础大,投资运行成本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厂房结构布置合理的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包括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厂房、设置在所述的厂房地面上的煤气风机基础以及设置在所述煤气风机基础上的煤气风机,其中所述煤气风机采用上进风结构,煤气风机入风口连接煤气风机入口前管道,所述煤气风机入口前管道标高高于所述煤气风机中心线标高。
进一步地,所述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厂房为单层厂房,所述厂房层高为9m至15m。
进一步地,所述厂房内还设有检修吊车,所述检修吊车设置在所述烟气风机上方。
本发明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将烟气风机布置在厂房的地面上,烟气风机采用上进风式,由于将煤气风机布置在地面上,这样一来,煤气风机中心标高与传统布置相比可降低4~5m。由于风机轴中心标高降低,相对于高式基础,基础的重心至机器扰力作用点距离缩小,在相同水平扰力作用下,扰力矩大为减小;结构设计中基础的刚度更易于控制。
由于煤气风机采用上进风(进风角度0~90°之间),可至少减少传统设计中入口管线中的一个90°弯头,减少了系统管线阻力。进风管线标高高于煤气风机接口标高,使进风口管线管道内没有积水,减小积泥几率,不需设置水封排水器。叶轮冲洗水不会进入煤气风机入口管线,故不存在排水问题,不需增设水封排水器,消除了排水不畅而引起的煤气风机运行隐患,而且减少了一个日常维护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包括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厂房3、设置在所述的厂房地面上的煤气风机基础2以及设置在所述煤气风机基础上的煤气风机1,其中所述煤气风机采用上进风结构,煤气风机入风口连接煤气风机入口前管道4,所述煤气风机入口前管道标高高于所述煤气风机中心线标高。所述厂房内还设有检修吊车5,所述检修吊车设置在所述烟气风机上方。
本实施例,煤气风机进风流态好,附加阻力小,煤气风机振动较小,效率高,运行更加平稳安全。单层的煤气风机系统厂房,日常维护管理方便,降低了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一次投资小。
本发明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由于将煤气风机布置在地面上,这样一来,煤气风机中心标高与传统布置相比可降低4~5m。由于风机轴中心标高降低,相对于高式基础,基础的重心至机器扰力作用点距离缩小,在相同水平扰力作用下,扰力矩大为减小;结构设计中基础的刚度更易于控制;与传统风机基础相比,本发明煤气风机基础深度浅,基础外形小,且可利用周围刚性地面,进一步提高地基刚度,节省一次投资成本。
同时由于煤气风机基础落在平面,故可取消传统风机操作用二层平台,导致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厂房及检修轨面标高同时降低,节省了土建及设备一次投资成本。
本发明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首先,由于煤气风机采用上进风(进风角度0~90°之间),可至少减少传统设计中入口管线中的一个90°弯头,减少了系统管线阻力。其次,由于煤气风机采用上进风,进风管线标高高于煤气风机接口标高,使进风口管线管道内没有积水,减小积泥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9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渣罐用压渣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球墨铸铁用球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