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细菌培养物及其在处理含有硫化合物的材料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9912.8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6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R.加西亚德利昂;N.G.罗贾斯阿夫里扎帕;J.A.阿伯托阿内尔;R.埃尔南德兹加马;M.戈麦斯拉米雷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墨西哥石油研究院;国立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2D3/02;C12R1/01;A62D10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海 |
地址: | 墨西哥*** | 国省代码: | 墨西哥;MX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硫 杆菌 细菌 培养 及其 处理 含有 硫化 材料 中的 用途 | ||
1.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AZCT-M125-5,于2012年11月12日在国际权威微生物保藏莱布尼茨研究所-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注册,注册号为DSM26636。
2.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AZCT-M125-6,于2012年11月12日在国际权威微生物保藏莱布尼茨研究所-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注册,注册号为DSM26637。
3.分离、培养和鉴别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的方法,所述方法涉及:
a)从其自然环境中分离所述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置于包含硫源的液体培养基中;
b)在改性斯塔奇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pH2-4在该培养基中补充了5至15g/l的元素硫[S],优选为于pH2.5-3补充10g/l的元素硫[S];和
c)优选使用称之为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的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鉴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培养和鉴别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的方法,其中在阶段a)菌株的分离优选在位于墨西哥米却肯州伊达尔戈城的洛斯阿苏弗雷自然公园区域进行。
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分离、培养和鉴别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的方法,其中阶段a)的所述液体培养基优选是基于矿物盐的称为ATCC125(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培养基,其中于pH2-10加入0至15g/l的元素硫[S],优选为于pH3加入5-10g/l的元素硫[S]。
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分离、培养和鉴别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的方法,其中阶段a)的液体ATCC125培养基组合物如下:
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分离、培养和鉴别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的方法,其中阶段b)的改性斯塔奇培养基组合物如下:
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分离、培养和鉴别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的方法,其中经鉴别为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AZCT-M125-5和AZCT-M125-6,各自注册号为DSM26636和DSM26637,于2012年11月12日在国际权威微生物保藏莱布尼茨研究所-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注册。
9.处理含有硫化合物的材料的生物或生物技术工艺,其涉及:
a)使用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细菌培养物;
b)制备活性接种物;
c)制备接种培养基;
d)使用接种培养基玻璃柱系统;和
e)监测被硫污染和/或耗尽的材料的处理,以将元素硫化合物(S)转变为硫酸盐(SO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含有硫化合物的材料的生物或生物技术工艺,其中所述含有硫化合物的材料优选是元素硫(S)污染和/或耗尽的催化剂,其是主要但非唯一来自于克劳斯工艺的有毒污染废料。
11.如权利要求9-10所述的处理含有硫化合物的材料的生物或生物技术工艺,其中阶段a)的所述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细菌培养物优选是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AZCT-M125-5和AZCT-M125-6,各自注册号为DSM26636和DSM26637,于2012年11月12日在国际权威微生物保藏莱布尼茨研究所-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注册。
12.如权利要求9-11所述的处理含有硫化合物的材料的生物或生物技术工艺,其中阶段b)制备活性接种物包括在125ml锥形瓶中生长各个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细菌培养物,所述锥形瓶中盛有30ml改性斯塔奇培养基,加入了1%重量/体积的元素硫并调节至pH3,随后在30℃和140rpm条件下温育4天。
13.如权利要求9-12所述的处理含有硫化合物的材料的生物或生物技术工艺,其中阶段c)制备接种培养基包括取2ml活性接种物并将其放置于约8ml的改性斯塔奇培养基(不含硫)中并调节至pH3。
14.如权利要求9-13所述的处理含有硫化合物的材料的生物或生物技术工艺,其中阶段c)的所述改性斯塔奇培养基组合物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墨西哥石油研究院;国立理工学院,未经墨西哥石油研究院;国立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99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