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0507.8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6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奎;任少波;汪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49/02 | 分类号: | C07C249/02;C07C25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晓普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氯亚 甲基 苯胺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二)背景技术
苯胺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皮革、医药、农药、染料、橡胶和油漆等工业。作为苯胺的衍生物之一的N-亚甲基苯胺类化合物在许多化工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N-苯亚甲基苯胺,将其作为甲磺酸体系下电沉淀哑光锡的添加剂使用,得到出色的效果,拓宽了印染助剂分子的应用范畴。N-亚甲基氯-2,6-二乙基苯胺(DEMA)是甲醛-一氯乙酰氯法结合成除草剂丁草胺的重要中间体。由于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化合物含有氮-氯键,使得这类化合物可用于漂白、消毒,或用作清洁剂和洗净剂的组分。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化合物也因为其特有的氮-氯键使得其在许多生物和药物分子中有重大作用。因此,研究开发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化合物相关合成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有关N-二氯亚甲基苯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将异腈与氯气反应合成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化合物(参见Chemische Be richte,120(3),421-4;1987)或异腈与固体光气SO2Cl2反应合成目标产物(参见Tetrahedron Lett.2012,53,4536-4537),此法需要用到剧毒性物质氯气或固体光气SO2Cl2,对反应的条件要求严格及后处理繁琐;2.以异硫氰酸苯酯为原料与氯气作用制得目标产物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化合物(参见Industrial&Engineerin g Chemistry Research,51(6),2515-2523;2012),此方法也要用到据毒性物质氯气;3.将氯气通到异氰酸苯酯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参见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in Inorganic and Metal-Organic Chemistry,19(1),49-74;1989)此法的反应物异氰酸苯酯有毒性,不符合绿色化学范畴;4.以4-氨基-2,3,5,6-四氟苯类化合物作为原料与CCl4反应,该方法所用原料不易得且不廉价(Journal of Fluorine Che mistry,22(5),439-58;1983)。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开发一种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反应温和的合成路线来合成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化合物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以高价碘试剂PhICl2替代据毒性物质氯气或固体光气,以异腈代替剧毒物质异硫氰酸苯酯、异氰酸苯酯和不易得的4-氨基-2,3,5,6-四氟苯类化合物作为原料,并实现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式II所示的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为:式I所示的异腈类化合物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在式III所示的二氯化碘苯(PhI Cl2)的作用下,0~50℃温度下搅拌反应0.5~5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分离纯化制得式II所示的N-二氯亚甲基苯胺类衍生物,反应式如下所示:
式I或式II中,R1为苯环上3位到6位上的单取代基或多取代基,R1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丁基、苯基、氯、溴、碘、三氟甲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R2为H、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苯基、甲氧基苯基、氟苯基、氯苯基或萘基。
优选R1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丁基、苯基、氯、溴、碘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R2为H、甲基、异丙基或苯基。
本发明使用的原料式I所示的异腈类化合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文献公开的方法自行制备,例如文献[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41(10),1780-1782;2002]等。
式III所示的二氯化碘苯(PhICl2)为已公开化合物,可直接购买获得。
所述式III所示的二氯化碘苯的物质的量用量为式I所示的异腈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的50~300%,优选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0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