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苹果黄蚜的复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1470.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4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门兴元;李丽莉;夏小菊;于毅;孙廷林;张安盛;庄乾营;周仙红;翟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3/06 | 分类号: | A01N53/06;A01P7/04;A01N43/707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杨婷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苹果 农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苹果黄蚜的复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苹果黄蚜,学名Aphis ciricola van der Goot,又名绣线菊蚜,属同翅目蚜虫科,是危害苹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
苹果黄蚜主要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刺吸嫩叶、嫩芽的汁液,受害叶片向叶背横卷,严重时呈血红色,早期脱落,苗圃、幼树尤其嫩梢受害严重,新稍生长受阻以及影响树势的发育。目前,我国对此类害虫的主要防治手段仍然是化学防治,但是随着杀虫剂种类不断地增加与革新,由于缺乏对杀虫剂的了解和不合理的混搭,人们就开始大量地滥用,这样不仅达不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害虫抗药性的增加,有的甚至严重危害了它们的天敌。因此很有必要对杀虫剂的使用和搭配作一下探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治苹果黄蚜的复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该复配农药防治效果较好,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能达到95%以上,并且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治苹果黄蚜的复配农药,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吡蚜酮3%~36%,联苯菊酯6%~36%,高渗剂2%~6%,乳化剂5%~15%,助溶剂0%~17%,溶剂余量。
本发明中,吡蚜酮是一种广谱、低毒、高效、低残留、高选择性、对环境安全、无相互交抗性的三嗪酮类新型吡啶杂环类杀虫剂,它通过“口针穿透阻塞”的机制阻断昆虫的取食,昆虫最终因饥饿致死。可防治多种作物的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水稻、蔬菜、棉花、果树等作物的蚜虫、粉虱、飞虱、叶蝉、蝽橡等害虫。该药剂持效期长但速效性差。本发明中,吡蚜酮的用量为2%-35%,吡蚜酮比例过高,所制得农药成本过高;吡蚜酮比例过低,所制得农药药效降低。
本发明中,联苯菊酯是一种具有强大的胃毒、触杀作用的吡啶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无内吸和熏蒸活性。其作用迅速,持效期长,杀虫谱广。能有效的防治棉花、蔬菜、果树、茶树等作物上的鳞6%~36%,联苯菊酯比例过高,杀虫效果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联苯菊酯比例过低,复配农药的速效性差。
本发明中的农药乳化剂为农乳500#或无水钙盐农乳500#-A或农乳1600#或农乳3B2或农乳600#或农乳700#或农乳400#或农乳33#或农乳CL-3#或农乳2201或其混合物,优选的为农乳500#,农乳2201#,用量为5~15%。乳化剂能够降低界面张力和减少形成乳状液所需要的能量,从而提高乳状液的能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高渗剂为氮酮,用量为2%-6%。高渗剂可以使药物或活性添加剂在角质层中的扩散阻力减少,故起到很强的促渗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助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丙酮或乙二醇或其混合物。由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性更好,优选N,N-二甲基甲酰胺,用量为0%-17%。
本发明采用的溶剂为二甲苯或甲苯或丙三醇或丙酮或乙二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正戊醇或其混合物,优选二甲苯。
本发明所述的防治苹果黄蚜的复配农药,其具体制备方法为:
(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吡蚜酮中分别加入溶剂与助溶剂,搅拌30~100分钟;然后向其中边搅拌边加入乳化剂;待吡蚜酮原药溶解后再加入联苯菊酯,搅拌至联苯菊酯溶解后加入高渗剂,补加余量溶剂,混合摇匀,得到均一透明混配制剂。
由于吡蚜酮和联苯菊酯为该复配农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发明人将吡蚜酮和联苯菊酯按照不同的配比制得复配农药后,参照NY/T 1154.5-2006,采用浸渍法处理试虫。将供试药剂各配比稀释5-7个梯度浓度,将带有≥30头无翅成蚜的苹果枝叶在一定浓度的药液中浸10s后取出,吸除多余药液,然后将处理苹果枝叶放入铺有滤纸的塑料碗中培养。每个梯度处理3组相同条件的试虫,检查药后24h、48h、72h试虫的死亡情况,分别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计算死亡率,LC50和共毒系数,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配比药剂的作用效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吡蚜酮和联苯菊酯作为有效成分混合使用时,两种农药优势互补,既发挥了吡蚜酮残效期长,联苯菊酯速效性好这一特点,又克服了联苯菊酯无内吸性这一缺点,药效显著提高,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防治苹果蚜虫效果显著,减少喷药次数,延缓抗性,延长新老品种寿命,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的作用,72小时后的防治效果均好于单独使用吡蚜酮或联苯菊酯;当吡蚜酮与联苯菊酯的配比为1:1-1:4时,72h共度系数为135.38~152.93,混配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1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