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型柔性薄膜扬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3096.8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2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钱俊;叶双莉;陈然;吴静璇;王焕军;赵柏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7/06 | 分类号: | H04R7/06;H05K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赵丽影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柔性 薄膜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扬声器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型柔性薄膜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作为重要的电子元件,从扬声器单元的结构材料,到整个扬声器系统,从理论研究到生产制造再到具体应用,从经验研究到参数化分析再到计算机建模仿真,扬声器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现在的扬声器主要分为电磁式扬声器、压电式扬声器、电极式扬声器和等离子体扬声器,其中电磁式扬声器使用最为广泛,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声。除此以外其他几种扬声器也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作用,但是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等待着解决。
电子产品正在向着更加轻巧的方向发展,电子书等新兴产品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但是传统笨重的扬声器以及无法适应电子产品的需求,更薄更轻巧的新型扬声器成为电子产品的首要选择,所以简化扬声器的结构,使扬声器轻巧化已经成为扬声器的主要研发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型柔性薄膜扬声器,通过简化扬声器的结构,使传统的硬质电磁式扬声器实现柔性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型柔性薄膜扬声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控制电路、发声系统;
所述发声系统包括两片承印薄膜,分别为承印薄膜1、承印薄膜2,承印薄膜1上设置有采用印刷方式将导电油墨印制在薄膜上形成的导电线圈,承印薄膜2上设置有磁性材料层,磁性材料层位于封装在一起的承印薄膜1、承印薄膜2之间,且磁性材料层的大小和位置与导电线圈相对应。
所述导电线圈与柔性承印薄膜1的位置关系包括导电线圈在承印薄膜1上方
或导电线圈在承印薄膜1下方或导电线圈分布于承印薄膜1两侧构成双层连通的线圈三种形式中的一种。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触摸开关、发光二极管、音乐单片机、放大器;
触摸开关、发光二极管分别与电源连接,放大器与导电线圈连接,触摸开关、发光二极管、音乐单片机、放大器之间通过由印刷导电油墨形成的导线连接。
所述两片承印薄膜采用PET薄膜或者纸基。
所述磁性材料包括磁性油墨或者磁胶条中的一种。
所述承印薄膜1的面积大于承印薄膜2的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印刷形式的发声系统及印刷油墨导线,具有结构简单、轻薄、可弯曲折叠、低耗能、低成本、绿色环保的特点,从而拓宽扬声器的应用领域,在微型耳机、发声书、盲文书、照片、广告牌、宣传单、奢侈品包装、智能玩具等多个方面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各结构连接原理图;
图3为导电线圈在承印薄膜1上方图;
图4为导电线圈在承印薄膜1下方图;
图5为导电线圈分布于承印薄膜1两侧构成双层连通的线圈图;
其中,1—电源、2—控制电路、3—发声系统、4—承印薄膜1、5—承印薄膜2、6—导电线圈、7—磁性材料、8—封装点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本发明的各个柔性结构介绍
1、柔性基底(即:承印薄膜1、承印薄膜2):采用PET薄膜,纸基等柔性材料作为基底。
2、磁性材料: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
(1)用印刷磁性油墨作为扬声器的磁性层,印在柔印基底上。如图3、4、5所示;
(2)将磁性材料和橡胶等辅助剂融合制作的柔性磁胶条。
3、封装点胶
印刷线圈层(即:承印薄膜1)与磁性材料层(即:承印薄膜2)的封装设计中,利用承印薄膜1的面积大于承印薄膜2的面积,然后将薄膜四周边缘采用点胶进行封装,使线圈层留有空气腔,作为扬声器的支撑系统。
4、导电线圈
采用印刷方式将导电油墨印制在上,形成导电线圈,作为扬声器的振动系统。线圈与柔性基底的位置关系有三种:(1)导电线圈在柔性基底上方,如图三(2)导电线圈在柔性基底下方,如图四(3)导电线圈分布于柔性基底两侧构成双层连通的线圈,如图五。
5、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由触摸开关,芯片,放大器等组成,由印刷导电油墨形成的导线连接,构成控制电路。
6、柔性电源模块
采用柔性电源为扬声器的整个工作流程提供直流电源。
二.柔性效果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3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