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33307.8 申请日: 2015-06-16
公开(公告)号: CN104892871B 公开(公告)日: 2017-08-08
发明(设计)人: 戴李宗;陈婷;刘诚;袁丛辉;许一婷;罗伟昂;刘新瑜;何凯斌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08F293/00 分类号: C08F293/00;C08G65/48;C07D239/47
代理公司: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代理人: 张松亭
地址: 361000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修复 功能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自修复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通过合成含氢键的超分子聚合物来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水凝胶,是研究自修复材料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聚合物中多重氢键单元的存在,聚合物内部形成一个可逆的交联网状结构,它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会发生解离和重组,从而实现自修复的目的。水凝胶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并发生膨胀,具有良好的保水作用,它与生物组织有一定的相似性,生物相容性良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食品、生物医学等领域中。

大部分水凝胶都存在着较脆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在制备出具有高吸水性能的水凝胶的同时,也希望它能保持着良好的力学性能与弹性回复力。Mingyu Guo等人(Mingyu Guo,J.Am.Chem.Soc.2014,136,6969-6977)利用聚乙二醇与脲基嘧啶酮的共聚制备出一种双亲水凝胶,通过调节聚乙二醇的链长研究了交联密度对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最终制备出了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弹性回复力的超分子水凝胶。Roxanne E.Kieltyka等人(Roxanne E.Kieltyka,J.Am.Chem.Soc.2013,135,11159-11164)分别制备了单官能团与双官能团的UPy-PEG共聚物,当以少量的双官能团UPy-PEG混入单官能团的UPy-PEG共聚物中,在两种共聚物的协同作用,制备出了性能优异而且稳定的超分子水凝胶。它的关键在于两种共聚物在碱性条件下由于分子间的静电斥力,使得共混物形成一个互相穿插的状态,经过酸处理后,双官能团的UPy-PEG作为交联剂将使聚合物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

然而,上述水凝胶的氢键单元处于聚合物的主链上,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链的增大,聚合物的交联点密度减小,水凝胶的强度也会随之降低,因此在同时提高保水性与强度的空间上存在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含多重氢键作用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的水凝胶是聚乙二醇-脲基嘧啶酮-疏水单元聚合物,具体是疏水单元-脲基嘧啶酮-聚乙二醇-脲基嘧啶酮-疏水单元,记为化合物C,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疏水单元,具体是聚合度不同的聚丙烯酸丁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疏水单体聚合形成的疏水链段;x,y的值为1~30;聚乙二醇(PEG)的分子量为200~10000g/mol。聚乙二醇为亲水段,通过调节聚乙二醇与R的聚合度可以调节水凝胶的亲疏水比例。

所述聚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1.中间体PEG-Br(记为化合物A)的合成:

2.四重氢键单元中间体(记为化合物B)的合成:

3.目标化合物C的合成:

所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化合物A的合成:

将一定量的聚乙二醇(PEG)和三乙胺溶于无水的二氯甲烷中,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溶于溶剂1的2-溴异丁酰溴,搅拌,待反应结束后,旋蒸浓缩,抽滤,反复几次,除去三乙胺盐酸盐,再用沉淀剂1,干燥后即得化合物A。

2)化合物B的合成:

将一定量的6-甲基异嘧啶(MIC)溶于溶剂2中,加热待MIC溶解后,滴加甲基丙烯酸异氰酸乙酯(IEM),搅拌,滴加完毕后用常温水冷却,直至析出白色沉淀,用溶剂3洗涤,所得固体用溶剂4溶解,抽滤,除去不溶物后,旋蒸滤液,真空干燥即得化合物B。

3)化合物C的合成:

取一定量化合物A、化合物B和疏水单体溶于溶剂5,加入少量溴化亚铜和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连续冻融脱气,升温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用沉淀剂2沉淀2~3次,真空干燥,即得化合物C。

在步骤1)中,所述的PEG的分子量可为200~10000g/mol,所述PEG与2-溴异丁酰溴的摩尔比可为1:(1~5),所述三乙胺的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可为反应总质量的5%~20%;所述反应条件可在20~120℃下反应8~36h;所述溶剂1可为一些疏水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正己烷,乙醚等;所述沉淀剂1可为:甲醇,正己烷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3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