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多分支型介入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33380.5 申请日: 2015-06-16
公开(公告)号: CN104905892B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杨剑;俞世强;刘洋;段维勋;陈文生;左健;李晓峰;程亮;董晓超;杨丽芳;董海龙;徐健;郑敏文;杨秀玲;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A61F2/07 分类号: A61F2/07;A61B17/12
代理公司: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代理人: 李婷
地址: 710032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体化 分支 介入 主动脉弓 支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疗心血管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用一体化多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对主动脉弓部病变及主动脉弓分支动脉病变进行血管腔内治疗。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主动脉瘤是最凶险的急、重症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上形象的称为“定时炸弹”。按结构主动脉瘤可分为真性主动脉瘤、假性主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根据按发生部位,主动脉瘤可分为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动脉瘤、降主动脉瘤或胸主动脉瘤(起点在左锁骨下动脉的远端)和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夹层。主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压力升高、外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壁中层受损,弹力纤维断裂代之以纤维疤痕组织,动脉壁即失去弹性,不能耐受血流冲击导致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的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这些疾病的远期后果之一就是造成继发性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病变。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oD)和主动脉瘤的检出率和发病率不断上升。据保守估计主动脉夹层年发病率约为2~4/10万人,主动脉夹层是最凶险的急、重症心血管疾病之一,尤其是累及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患者可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猝死,病情凶险,对人体生命健康威胁极大,急性主动脉夹层24小时自然生存率仅40%,1周后自然生存率为25%,其凶险程度远远高于脑梗、心梗和恶性肿瘤,已成为明显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医疗和社会问题。

目前,治疗主动脉病变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通过严格控制血压来降低动脉瘤继续扩大或破裂的发生率。外科手术治疗方面主要是动脉瘤切除与人造或同种血管移植术,目前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低于5%,但年龄过大,有心、脑、肾或其它内脏损害者,手术死亡可超过25%。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在30%,以主动脉弓动脉瘤的手术危险性最大。但手术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并存在脊髓、大脑及重要脏器缺血坏死的风险,很多老年患者由于存在高危因素无法耐受开胸下外科手术治疗而丧失治疗机会。

随着介入材料的发展进步与广泛应用,1991年Parodi第一次将腔内修复技术用于临床,其基本原理是:将覆有人造血管膜的可压缩支架,通过输送系统将它们运送到血管病变部位后释放,利用支架自身的记忆特性,在血管腔内扩张后,将病变部位(如动脉瘤或夹层的破口)隔绝于血管腔之外,使血液在支架内通过,从而保护了薄弱或减轻了病变血管壁的张力,达到了修复病变血管的目的。血管腔内隔绝治疗技术随之兴起,现在此项技术已经成为治疗降主动夹层、降主动脉瘤或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大血管腔内技术的临床试验研究的早中期结果令人满意。

目前对于位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的治疗,受到介入材料的限制,不能完全行腔内修复。大多采用全弓置换术、或采用开胸手术治疗与大血管支架植入相结合的杂交手术技术。虽然后者较前者,简化了主动脉弓部手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但是仍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手术作为依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主动脉弓部病变手术的广泛开展,仅在少数大的心脏外科中心才能完成,甚至需要有杂交手术室。尤其是年龄大的,合并症者多的,体质差的患者此手术方式风险仍然较大。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支架型血管来治疗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或动脉夹层,使完全手术完全达到微创、安全、便于开展。

近年来也有研究中心致力于升主动脉及弓部血管腔内支架的研究,但大多支架设计过于简单、粗糙,对升主动脉及弓部血流动力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等方面欠缺,或支架设计过于复杂,操作步骤繁琐不易掌握,不适合临床应用,未能解决血管-支架相容性问题。总之,目前关于弓部血管腔内支架已成为血管外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存在释放机制复杂、输送系统鞘管直径过大、分支支架不易压缩等实际问题,始终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多分支型介入主动脉弓覆膜支架,主要用于对主动脉弓部真性动脉瘤、主动脉弓部假性动脉瘤、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部分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壁内血肿、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创伤性主动脉损伤、主动脉弓部分支动脉病变等疾病进行血管腔内治疗,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3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