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3527.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2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东山直久;鸭志田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蓄冷 功能 蒸发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其用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的车辆的汽车空调中,该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的蓄冷材料容器(15)具有:容器主体部(18),其位于热交换芯部的通风方向上的范围内;和外侧伸出部(19),其仅与容器主体部(18)的下风侧缘部的上部相连且以与制冷剂流通管(12)相比向通风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并且其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容器主体部(18)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短。在蓄冷材料容器(15)上设有蓄冷材料封入部(23),该蓄冷材料封入部具有:第1封入部(24),其存在于仅设有容器主体部(18)的部分上;和第2封入部(25),其与第1封入部(24)的上方相连,且存在于设有容器主体部(18)及外侧伸出部(19)的部分上。在常温下蓄冷材料(S)为液相的情况下,蓄冷材料(S)的液面(L)位于第2封入部(25)的上下方向上的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例如,以环境保护或改善汽车油耗等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在等待信号灯等停车时使发动机自动停止的汽车。
但是,在通常的汽车空调中,当使发动机停止时,以发动机为驱动源的压缩机会停止,因此存在无法向蒸发器供给制冷剂(输送冷能的媒介物)而使制冷能力急剧降低的问题。
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能够考虑到对蒸发器赋予蓄冷功能,且在使发动机停止而压缩机停止时,使蓄积在蒸发器内的冷能释放来冷却车室内。
作为这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已知如下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其在热交换芯部上,沿制冷剂流通管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由2个扁平状的制冷剂流通管构成的管组,上述制冷剂流通管的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且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相邻的管组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所有间隙中的一部分且多个间隙中,分别配置有封入了蓄冷材料的1个蓄冷材料容器并使其与制冷剂流通管钎焊,在剩余的间隙中,分别配置有1个散热片并使其与制冷剂流通管钎焊,在配置有蓄冷材料容器的间隙两侧的间隙中的至少一个间隙中配置有散热片,蓄冷材料容器的整体位于热交换芯部的通风方向上的范围内,在蓄冷材料容器内设有蓄冷材料封入部,其通风方向上的宽度在蓄冷材料容器的整体高度范围内相等,并且在蓄冷材料封入部内封入有蓄冷材料(参照日本特开第2011-12947号公报)。
作为向这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的蓄冷材料容器内填充的蓄冷材料,通常使用凝固点调整为5~10℃左右的石蜡类潜热蓄冷材料,例如十五烷(pentadecane)、十四烷(tetradecane)等。例如在日本专利第4043776号公报中所述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中,作为封入至蓄冷材料容器内的蓄冷材料而使用融点为6℃的十四烷。
但是,在例如使用环境温度为-40~90℃的范围内,液相状态的蓄冷材料会产生密度变化,并且残留在蓄冷材料容器内的空气会发生热膨胀,根据蓄冷材料容器中的所封入的蓄冷材料的体积相对于1个密闭空间内容积的比例即蓄冷材料填充率,而担心蓄冷材料容器会因内压而破损。因此,考虑安全性而必须降低蓄冷材料填充率。
于是,在日本特开2011-12947号公报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中,蓄冷材料容器的整体位于热交换芯部的通风方向上的范围内,在蓄冷材料容器内设有蓄冷材料封入部,其通风方向上的宽度在蓄冷材料容器的高度整体范围内相等,并且在蓄冷材料封入部内封入有蓄冷材料,因此在将上述蓄冷材料填充率设定得低的情况下,液相的蓄冷材料的液面难以避免地变得比较低,从而产生如下问题。即,在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与压缩机及冷凝器一同组装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上时,通常,在外壳内,热交换芯部以位于空气通路的方式以垂直状态配置,因此会在蓄冷材料容器的上侧部分上产生不存在蓄冷材料的较大部分。其结果是,无法在蓄冷材料容器的上侧部分蓄积冷能,在压缩机停止时,从供空气通过的热交换芯部中的蓄冷材料容器的上侧部分中的、不存在蓄冷材料的部分流过的空气的温度,与从存在蓄冷材料的部分流过的空气的温度相比会快速上升,从而存在作为从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通过的空气的温度的排气温度会大幅偏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未经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3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