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空调扇形风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4048.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龙;刘劲松;穆井东;印文俊;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0 | 分类号: | F24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扇形 风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用空调扇形风门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用空调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中,普通的车用空调扇形循环风门结构,因左右装配面间距较大易导致产品变形,对空调主机产品密封性存在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空调扇形风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空调扇形风门结构,包括安装在进风壳体中的扇形风门,扇形风门通过风门电机驱动其转动,实现新风/回风之间的切换,该扇形风门由支撑部、扇环部以及置于扇环部两侧的侧板部组成,所述扇环部上设置有若干条向风门电机一侧凹陷的凹槽,扇形风门的扇环部的背侧设有数根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所述侧板部的外侧中部凸起形成凸起结构,所述侧板部的内侧中部凹陷形成楔形结构,凸起结构与楔形结构在侧板部的两侧形成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车用空调扇形风门结构,其有益效果表现在:采用贯穿扇环部左右的凹槽结构、侧板部左右外侧相配合的凸起结构与楔形结构以及扇环部背侧的加强筋,既增加了产品强度,又有效控制了左右装配面间距的变形量,提高了产品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用空调扇形风门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用空调扇形风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车用空调扇形风门结构,包括安装在进风壳体2中的扇形风门4,扇形风门4通过风门电机1驱动其转动,实现新风/回风之间的切换,该扇形风门4由支撑部9、扇环部11以及置于扇环部11两侧的侧板部10组成,所述扇环部11上设置有若干条向风门电机1一侧凹陷的凹槽7,扇形风门4的扇环部11的背侧设有数根纵横交错的加强筋8,所述侧板部10的外侧中部凸起形成凸起结构5,所述侧板部10的内侧中部凹陷形成楔形结构6,凸起结构5与楔形结构6在侧板部10的两侧形成一体结构。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4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除湿机半微通道冷却装置
- 下一篇:驱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