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木通快速繁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4457.0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5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安;吴玲利;雷小林;马英;孙颖;柯镔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通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木通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木通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为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木通属(Akebia)的半常绿藤本植物,为三叶木通的变种,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广西、湖南、湖北、山西、四川等地(蒋岩等2011;柳方等2004)。白木通的根、藤茎、果实均可入药,气微弱,味苦而涩,性微寒,具有利尿、疏肝益肾、清心泻火、通经散瘀、抗肿瘤之功效(高慧敏等2006)。目前关于白木通研究主要集中在油的理化特性、资源分布、外观性质的鉴定、化学成分分析及药理学研究等方面(李丽等2010;黄佩蓓等2014;王超英等2015),而对木通属植物育苗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雷可(2011)研究了扦插季节及茎段处理对白木通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份扦插成活率最高,其他季节扦插成活率低,不利于白木通的大量繁殖。组织培养是一条快速繁殖植物优良品种脱毒苗的一条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前景。目前,关于木通组织培养的报道仅有沈国林等(2007)利用三叶木通的叶片、叶柄及茎段诱导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并未分化出不定芽,木通带芽茎段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初代培养外植体容易污染,至今通过组织培养还未培育出脱毒苗,本发明主要从白木通带芽茎段外植体的消毒,继代增殖、壮苗、生根及移栽炼苗等一系列过程,获得了完整的白木通组培苗,为白木通的工厂化育苗及遗传体系转化提供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木通外植体灭菌较难,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技术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利用白木通带芽茎段获得再生植株,该方法通过带芽茎段外植体灭菌诱导腋芽,诱导率高,增殖效果好,生根率高,为以后工厂化育苗及遗传转化提高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白木通快速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消毒处理:将白木通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带芽茎段切成2-3cm带单芽的茎段用75%的酒精浸泡30s,无菌水冲洗5-6次,再用2%的次氯酸钠消毒15min,无菌水冲洗5-6次;
(2)腋芽诱导:接种到WPM+0-2.0mg/L 6-BA+0.1-1.0mg/L IAA+2.0mg/L GA3的培养基中诱导腋芽,暗培养后转到光照条件下培养;
(3)继代增殖:将茎段分化得到的健壮腋芽切下接种到WPM+2.0-3.0mg/L 6-BA+0-0.5mg/L IBA的培养基中进行腋芽的增殖培养;
(4)生根培养:将增殖培养获得的健壮幼嫩的苗接到1/2MS+0.5-2.0mg/L IBA+0.5-1.0mg/L NAA+0-1.0mg/L GA3的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
(5)炼苗、移栽获得完整植株。
上述方法中诱导腋芽时暗培养5天后,转到光照条件下培养30-35d。
上述方法中继代增殖培养的具体过程如下:腋芽的增殖培养时暗培养1-2d,在光照条件下培养30-35d。
上述方法中生根培养时暗培养5d后转到光照培养下20d。
上述方法中培养温度为26士1℃,光照培养强度为2100-2200lx,光照培养时间12-14h/d。
上述方法中腋芽诱导的培养基优选为:WPM+1.0mg/L 6-BA+0.1-1.0mg/L IAA+2.0mg/L GA3或者WPM+0.5mg/L IAA+2.0mg/L GA3。
上述方法中继代增殖培养使用的培养基优选为:WPM+2.0-3.0mg/L 6-BA+0.1-0.5mg/L IBA。
上述方法中生根培养使用的培养基优选为:1/2MS+1.0-2.0mg/L IBA+0.5mg/L NAA+1.0mg/L GA3。
上述方法炼苗、移栽的具体过程如下:
将生根后的试管苗先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移栽前炼,2-3天后从培养瓶中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到营养杯中,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2:1:1,用薄膜盖住营养杯口,保持恒定的气候条件,两周后取出薄膜,逐步进行正常水肥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4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