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筐镀镉镀层厚度均匀性的电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4689.6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2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王志煜;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00 | 分类号: | C25D5/00;C25D3/28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07 | 代理人: | 郑贤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筐镀镉 镀层 厚度 均匀 电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筐镀镉的电镀方法,适用于钢制材料电镀镉加工。
背景技术
电镀加工通常分为挂镀、筐镀和滚镀三种,其中对于小工件、标准件等通常采用筐镀方法实现镀覆。镀筐材料的选择与挂镀相同,多数采用纯铜制造,以提高电镀过程中的导电性。
电镀前需根据电镀槽内工件的总面积计算出电镀时需要的电流密度,以保证工件的镀层厚度。但由于镀筐自身会对电流产生分散及屏蔽作用,电镀时工件的实际电流要远小于电流表显示的电流。若单纯按照事先计算好的工件的电流密度进行电镀,则会出现镀层厚度偏小或无镀层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筐镀镉镀层均匀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筐镀镉镀层厚度均匀性的电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装挂零件,去除被镀工件油污,并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洁净;
(2)水洗被镀工件:包括温水洗及冷水洗工序;
(3)被镀工件的活化;
(4)再次冷水洗被镀工件;
(5)将被镀工件放置在30~40g/L的NaCN溶液、8~15g/L的NaOH溶液中15~60s进行氰化处理;
(6)第三次冷水洗被镀工件;
(7)将被镀工件放入镀槽中,停留0.5~1min后再通电,将工件作阳极通电腐蚀10~30s再进行阴极电镀;
(8)第四次冷水洗被镀工件;
(9)将被镀工件放置在10~30g/l的HNO3溶液中处理2~3s;
(10)最后水洗被镀工件:包括冷水洗及温水洗工序;
其特征在于:在装挂零件前,进行零件测量,计算零件的镀筐面积S1及零件总面积S2;
并根据公式I=(3S1+S2)×J;计算出步骤(7)中镀槽的通电电流;
其中3为耗电系数,J代表电流密度,I为镀槽通电的总电流。
所述步骤(7)中的镀槽溶液配制如下:
CdO 35~45g/L
NaCN120~140g/L
NaOH15~25g/L
Na2SO4·10H2O35~50g/L
NiSO4·7H2O1~2g/L。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设计构思及原理:常用镀筐通常采用纯铜制造,一般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只留上表面开口,其余表面采用铜丝编织、缠绕,呈网状结构。目的为保证镀槽内溶液与工件的流动性覆盖,同时也确保工件的良好导电性。电镀时所施加的总电流均匀分布给槽内所有导体,除被镀工件外,也包括镀筐等辅助电镀材料。如采用挂镀方式电镀,使用的装挂材料通常为一根铜丝,与被镀工件的表面积相比可忽略不计,但在进行筐镀时,除需考虑到被镀工件的面积,也要计算出镀筐的面积,同时还要兼顾考虑镀筐的特殊结构所带来电流屏蔽效果。
为了更好的控制工件的镀层厚度,需对使用的镀筐分流情况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总电流。经多次试验,得出常用镀筐的耗电系数为3,总结出筐镀电流计算方法具体为:
I总=(3S1+S2)(单位:dm2)×J(电流密度,单位为:A/dm2)。
S1为镀筐面积,S2为零件总面积。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保证镀层可靠性,加工出的镀层外观为平滑细晶粒、均匀、细致、有光泽或发亮。无粗糙、烧焦、麻点、黑点、起泡和脱落。镀层厚度均匀、可控,镀覆实际厚度与预期厚度相差不超过5%,即满足了电镀质量要求,又满足设计厚度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筐镀镉镀层厚度均匀性的电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准备工序,根据工件的尺寸,计算镀槽通电电流: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I=(3S1+S2)×J;其中3为耗电系数,J代表电流密度,I为镀槽通电的总电流;
(1)装挂零件,将被镀工件放入镀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4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