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4881.5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4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开国银;李磊磊;郝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2;A01H5/06;A01H6/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丹参 毛状根中 含量 方法 | ||
1.一种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基因克隆方法获得丹参SmWRKY70转录因子基因,分析其编码框序列,将丹参SmWRKY70转录因子基因插入植物表达载体,分别构建SmWRKY70基因的过表达载体;所述的丹参SmWRKY70转录因子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采用基因克隆方法获得丹参SmWRKY70转录因子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所述丹参SmWRKY70转录因子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根据丹参SmWRKY70转录因子基因序列,设计QRT-PCR引物,对丹参SmWRKY70转录因子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和诱导响应分析;
(4)根据丹参SmWRKY70转录因子基因序列,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瞬时转化烟草,对丹参SmWRKY70转录因子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
(5)将步骤(1)所获得的SmWRKY70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转化发根农杆菌,获得用于转化丹参的发根农杆菌菌株;
(6)将步骤(5)所获得的含SmWRKY70转录因子的植物过表达载体的发根农杆菌菌株遗传转化丹参叶片,获得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基因丹参毛状根;所述的经PCR检测的阳性转基因丹参毛状根是指:在驱动插入基因SmWRKY70表达的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的内部及插入基因SmWRKY70的内部,分别设计上游及下游特异性引物,进行DNA扩增,紫外线下观察到目的条带的株系即为阳性转基因丹参毛状根株系;
(7)QRT-PCR分析步骤(6)获得的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基因丹参毛状根中SmWRKY70基因的表达,筛选出过表达SmWRKY70基因株系中SmWRKY70基因的表达量提高的株系;QRT-PCT分析转基因丹参毛状根中SmWRKY70基因以及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具体方法为:对经PCR鉴定为阳性的转基因丹参毛状根克隆进行总RNA的提取,并反转录成cDNA,分别设计检测基因及看家基因Actin的引物,进行QRT-PCR扩增,分析SmWRKY70基因以及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8)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步骤(7)获得的过表达SmWRKY70基因株系中丹参酮的含量,筛选丹参酮含量提高的转基因丹参毛状根株系;对SmWRKY7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的转基因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的含量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具体测定方法如下:将丹参酮粗提物各取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反相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植物表达载体为经过改造获得的pCAMBIA2300+载体,包含CaMV35S启动子和终止子、多克隆位点、复制起始点及卡那霉素抗性位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发根农杆菌为发根农杆菌菌株C58C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48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