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顶针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6230.X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7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肖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佳丹润滑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10;C10N30/12;C10N30/06;C10N40/36;C10N7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顶针 润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具顶针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模具顶针润滑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础油52%~67%、稠化剂25%~40%、抗氧剂0.1%~2%、防锈剂0.1%~2%、极压剂0.1%~2%以及抗磨剂0.1%~2%,所述基础油为聚醚多元醇,稠化剂为聚四氟乙烯,极压剂为硫化异丁烯,抗磨剂为磷酸三甲酚酯。本发明选用了聚醚多元醇,价格低采购方便还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吸附性且无积碳,加入的多种添加剂,能起到很好的抗氧抗腐、极压抗磨、防锈和保护的作用,且通过试验测试和厂家实际使用,能够满足甚至超出注塑机模具顶针的应用要求。因本发明选用的基础油价格便宜,只有全氟聚醚油价格的1/20~1/10,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了产品跟进口全氟聚醚润滑脂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金属模具顶针润滑脂及制备方法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模具顶针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低成本的特点,并可替代进口全氟聚醚润滑脂。
背景技术
产品在模具注塑成型时,需要用到模具顶针将产品从模具顶出来,从而达到分离出注塑产品进而连续生产的目的。模具顶针在连续运行中会带来磨损,为了保护模具顶针需在顶针表层涂抹润滑脂,起到润滑、减少磨损的效果。同时因为注塑机温度较高、注塑产品精度要求高不能混入杂质,对润滑脂的高温性能、积碳等要求也比较高。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模具顶针润滑脂都是进口的全氟聚醚润滑脂,如道康宁摩力克HP-300全氟聚醚润滑脂。HP-300全氟聚醚润滑脂高低温性能优异、能承受高负荷、耐磨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好、塑胶相容性好、长寿命、不燃烧无残炭,性能完全可以满足甚至超出模具顶针的应用要求,它的不足就是价格太高,同时因为是进口产品,采购周期长容易造成生产停顿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能不能找出一款成本低的同时性能又能满足模具顶针应用要求的润滑脂来填补国内的空白成为市场上的迫切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顶针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模具顶针润滑脂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顶针润滑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础油 52%~67%、稠化剂 25%~40%、抗氧剂 0.1%~2%、防锈剂 0.1%~2%、极压剂 0.1%~2%以及抗磨剂 0.1%~2%,所述基础油为聚醚多元醇,稠化剂为聚四氟乙烯,极压剂为硫化异丁烯,抗磨剂为磷酸三甲酚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氧剂为烷基化二苯胺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锈剂为石油磺酸钡和苯并三氮唑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模具顶针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投料:将基础油和稠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炼制温度为150℃,炼制完成后转入调和釜;
(2)往调和釜中加入添加剂,添加剂为抗氧剂、防锈剂、极压剂和抗磨剂,加入时物料温度不超过70℃,继续搅拌10~20min使物料调和均匀;
(3)出釜:将物料从调和釜中放出,冷却后研磨两次,检查合格后包装入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选用了聚醚多元醇,价格低采购方便还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吸附性且无积碳,加入的多种添加剂,能起到很好的抗氧抗腐、极压抗磨、防锈和保护的作用,且通过试验测试和厂家实际使用,能够满足甚至超出注塑机模具顶针的应用要求。因本发明选用的基础油价格便宜,只有全氟聚醚油价格的1/20~1/10,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了产品跟进口全氟聚醚润滑脂的竞争力。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佳丹润滑油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佳丹润滑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6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