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式牙距自动攻丝机之进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6799.6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9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良;滕滨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1/00 | 分类号: | B23G1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75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式牙距 自动 攻丝机 进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攻丝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齿轮式牙距自动攻丝机之进给系统。
背景技术
攻丝机就是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机床,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内螺纹加工机床。由于攻丝机的灵活性、可操作性,现在很多自动化行业己将攻丝机过渡改造成可以适用于危险工种、具有危险操作性的行业中。目前传统的攻丝机,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1399587Y,专利名称为一种钻床的主轴箱,在这个专利中公开了攻丝机,电机驱动主驱动轮,主驱动轮与副驱动轮之间通过带传动的方式传递动力,而且两驱动轮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速度的传动比例,即可以调速,副驱动轮的驱动轴伸至机箱内,驱动轴上设有驱动齿轮,驱动轴的一侧设有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相平行的传动轴,传动轴上端的传动齿轮一与驱动齿轮相啮合传动,传动轴的下端设有传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二可驱动机箱内副轴转动,副轴上套设有一端伸出机箱外的套筒,套筒上设有齿条,传动齿轮还驱动有齿轮组,通过齿轮组将传递方向调整,可驱动齿条轴向位移。这种攻丝机在使用中虽然可以正常的加工,但是由于传递动力的轴过多,导致轴心定位不准确,动力传递的过程中误差极大,加工的速度极其不稳定,而且内部的传递动力的结构相对复杂,造成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轴心定位不准确的麻烦,传递动力的精准度提高,有效节俭内部的结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相应降低的齿轮式牙距自动攻丝机之进给系统。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式牙距自动攻丝机之进给系统,包括设于机箱上的由电机驱动的驱动轮,驱动轮的驱动轴伸至机箱内,机箱内设有副轴,副轴上套设有一端伸出机箱外的套筒,套筒上设有齿条,伸至机箱内的驱动轴上设有直齿轮一、位于直齿轮一下侧的螺旋齿轮,螺旋齿轮可通过驱动齿条使套筒轴向位移;副轴设于驱动轴的一侧,副轴的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副轴上设有与直齿轮一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齿轮可通过驱动齿条使套筒轴向位移的具体结构为:螺旋齿轮直接与齿条啮合传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齿轮可通过驱动齿条使套筒轴向位移的具体结构为:机箱内驱动轴的一侧设有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相垂直的传动轴一,传动轴一上设有与螺旋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二,传动轴一上位于传动齿轮二的一侧设有传动齿轮三,机箱内驱动轴的另一侧设有轴线与传动轴一的轴线相平行的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与传动齿轮三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四,转动轴上位于传动齿轮四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轴位于传动轴一与转动轴之间,所述转动轴位于驱动轴与套筒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齿轮二的齿顶圆直径大于传动齿轮三的齿顶圆直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齿轮四的齿顶圆直径大于传动齿轮五的齿顶圆直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齿轮三的齿顶圆直径大于传动齿轮五的齿顶圆直径;且所述传动齿轮三的齿顶圆直径大于传动齿轮四的齿顶圆直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齿轮可通过驱动齿条使套筒轴向位移的具体结构为:机箱内驱动轴的一侧设有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相垂直的传动轴二,传动轴二上设有与螺旋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六,传动轴上位于传动齿轮六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齿轮六齿顶圆直径大于传动齿轮七的齿顶圆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直接利用驱动轴作为主动力的输出,驱动轴直接驱动副轴带动套筒转动,同时驱动轴又可以驱动齿条带动套筒轴向位移,减少了轴的数量和齿轮的数量,有效的减少轴心定位不准确的麻烦,传递动力的精准度提高,同时有效节俭内部的结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相应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除去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的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6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