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7332.3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9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宝;励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联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C08L75/04;C08L63/00;C08K9/04;C08K7/2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结构 机械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封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的机械密封主要包括设置在旋转轴外的动环与静环以其相对的密封端面进行密封,其中动环经锁定与旋转轴连接而能同步旋转,在静环尾端设置包括弹簧和相应弹簧座在内的静止的密封补偿结构,静环以轴向贯穿端盖外端面,其密封端面位于端盖内,尾端外伸于端盖外侧,与位于端盖外侧的密封补偿结构中的弹簧作弹性接触。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2914750U)一种密封件,包括静环、动环、动环座、传动座以及设置在动环座下端的衬圈,所述的静环上端设有静密封圈,所述的静环右侧设有动环,所述的动环右侧设有动环座和衬圈,所述的传动座的凹槽内设有传动座密封圈,紧固件固定所述的传动座,所述的动环座与传动座之间设有波纹管,该方案虽然能实现密封件的密封作用,但是在该方案中未设置有冷却机构,在静环和动环相对转动会产生大量热从而提高了动环和静环的表面温度,较高的温度会对动环和静环造成损伤,降低了动环和静环的使用寿命。且,现有技术中普通的密封圈、密封盘都用普通树脂制成,密封效果一般,且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密封效果好、冷却效果好的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包括转轴、密封盘以及设置于转轴和密封盘之间的传动套,其特征在于,在传动套和密封盘之间设置有动环和静环,所述动环的后端贴于静环的前端且动环能相对静环转动,在静环与密封盘之间形成有环形容纳槽,所述动环和静环的连接处位于环形容纳槽内,在密封盘上开设有与环形容纳槽相通且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腔,其中,所述密封盘由复合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中,在传动套上穿设有定位销,在动环上开设有与定位销对应的固定槽,所述定位销位于固定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中,在传动套和密封盘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在容纳腔内安装有两端分别与静环和密封盘相连的止动销。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中,在传动套上设置有具有通孔的紧固圈,在通孔内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钉,且所述内六角螺钉能伸出通孔并抵靠于转轴上。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中,在内六角螺钉和紧固圈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密封盘一侧延伸形成有连接部,在连接部上固连有定位部,在密封盘上设置有与定位部对应的环形槽,所述定位部位于环形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中,在传动套和动环之间开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动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中,在静环与密封盘之间开设有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内设置有静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中,在传动套和转轴之间开设有第三凹槽,在第三凹槽内设置有传动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中,所述密封盘所用的复合材料由以下成份及其重量份数组成:聚氨酯:100份,环氧树脂:15-25份,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0.1-3份,填料:0.5-3份,助剂:2-15份。
本发明采用配伍合理的,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制成密封盘,进一步提高密封盘的密封性、耐磨性、耐腐蚀性,进而提高本改良结构的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其中,聚氨酯是由硬段和软段交替组成,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具有耐磨、耐撕裂、耐腐蚀等优良性能。本发明密封盘采用配伍合理的复合材料制成,其中复合材料中加入15-25份的环氧树脂可对聚氨酯水分散体改性,将支化点引入聚氨酯主链,使之形成部分网状结构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附着力、耐化学性等。本发明密封盘的复合材料中同时添加有多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协同增强效应,多壁碳纳米管的掺杂改性能够提高聚氨酯的耐热性能,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所述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通过叠氮法将聚乙二醇、季戊四醇分别接枝到多壁碳纳米管上制得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联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联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7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疏水阀阀芯组件及疏水阀
- 下一篇:一种安全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