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制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37912.2 申请日: 2015-06-10
公开(公告)号: CN104940539A 公开(公告)日: 2015-09-30
发明(设计)人: 郭仕峰 申请(专利权)人: 郭仕峰
主分类号: A61K36/896 分类号: A61K36/896;A61P25/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周围 面瘫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水肿所致,常常是面神经近端的损害。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的确切病因虽然尚未完全明了,但各阶段的病理变化是肯定的,以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为其早期主要的病理改变,同时可有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神经髓鞘或轴突变性。周围性面瘫在我国的患病率较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往往会留有一定的后遗症,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从临床观察来看,急性期面神经虽然正处于急性炎症水肿阶段,同时面神经也处于间歇状态,此时如果给一个很弱的良性刺激,可增强肌纤维收缩,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可以使炎症渗出物尽快地吸收,从而改善受伤的面神经,促进受伤的神经恢复。为此,申请人在多年的治疗实践中,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制剂。中医学认为,口僻是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中面部经络,或素有风痰瘀血内蕴,面部经脉阻滞而发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牛尾菜8-12份、观音苋根40-50份、异型莎草30-40份、小过江龙3-9份、黄鳝藤根10-20份、小伸筋草6-8份、刺老鸦15-25份、响铃草15-25份、玉柏10-15份、大萼鹿角藤8-12份、牛马藤10-20份。

优选的,牛尾菜10份、观音苋根45份、异型莎草35份、小过江龙6份、黄鳝藤根15份、小伸筋草7份、刺老鸦20份、响铃草20份、玉柏12份、大萼鹿角藤10份、牛马藤15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牛尾菜补气、舒筋活络、活血;观音苋根活血、行气;异型莎草通淋、利小便、行气、活血;小过江龙舒筋活络;黄鳝藤根通经活络、健脾益气、祛风寒湿;小伸筋草舒筋活络、止痛、温肾;刺老鸦补气安神、强精补肾、疏风活络;响铃草补中益气、健脾利水;玉柏补气止渴;大萼鹿角藤活血、通经活络、止血、强筋骨;牛马藤补血行血、通经活络。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病例均来自本院针灸科,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5例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11例;治疗组45例,男19例,女26例。

2、诊断标准 周围性面瘫诊断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

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急性期(7d内)进行患侧面部浅针刺,取穴:阳白、攒竹、颊车、下关、地仓、迎香、合谷(对侧)。配合口服维生素B1 20mg,日3次;维生素B6 20mg,日3次;强的松限发病2w内使用,30mg,日1次,早上8时顿服,连服7d,第8天起每天减量5mg,减至5mg后,再以2.5mg,日1次,续服3d停药;地巴唑20mg,日3次。阿昔洛韦0.2g,日3次。治疗组患者在急性期(7d内)进行患侧面部浅针刺,取穴:阳白、攒竹、颊车、下关、地仓、迎香、合谷(对侧)。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决定随证取穴及补泻的手法,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本中药制剂组方:称取牛尾菜10g、观音苋根45g、异型莎草35g、小过江龙6g、黄鳝藤根15g、小伸筋草7g、刺老鸦20g、响铃草20g、玉柏12g、大萼鹿角藤10g、牛马藤15g,水煎服,隔日1剂,分2次服。

4、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治愈:患者面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患侧、健侧面部肌肉对称,患侧眼睑闭合完全,鼻唇沟基本对称,口角无歪斜;显效:患者面神经运动功能大部分恢复,患侧眼睑能闭合,静止时面部外观正常,鼻唇沟稍浅,笑时口角歪斜;有效:患者面神经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患侧面神经运动功能无改善。

5、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0.6±3.8)d,对照组为(23.2±4.3)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仕峰,未经郭仕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7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