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降低接地阻抗的吸收式接地电路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8859.8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1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庄建煌;戴争鸣;林明星;纪彦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5/01 | 分类号: | H02B5/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接地 阻抗 吸收 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降低接地阻抗的吸收式接地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站的电气设施宜遭受雷击,且大部分处在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其地电位反击和杆塔瞬态电压升高,严重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传统的接地是用金属材料敷设在地中,称为接地线或地网,近一个世际以来,人类在欧姆定律的基础上,以线性状态下的电压、电流理念,指导、发展接地技术,并以追求较低的接地电阻为目标。然而,在追求较低的接地电阻的过程中,来自国内外大量的报告显示,一个较低接地电阻的接地系统并非是最合适的接地系统,接地装置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特性与工频电流作用时有很大差别,由于接地装置本身感性分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时变特性。
对于大型接地网,其感性分量是无法忽略的,在含有高频分量的雷电流等冲击电流作用下,变电站地网的电感效应明显,甚至起到主要作用,雷电流无法安全有效泄放,造成电力高压输变电系统瞬态电位升高,并与地电位反击电压叠加,对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影响更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降低接地阻抗的吸收式接地电路及方法,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接地技术中,在雷电冲击下,由于接地网的电感效应,雷电流无法安全有效泄放,造成高压输变电系统瞬态电位的急剧升高,并与地电位反击电压叠加,对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能降低接地阻抗的吸收式接地电路,它包括一接地网和一吸收电容装置,所述吸收电容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地网和零电位地极相连。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吸收电容装置包括上极板和下极板,上极板和下极板呈平行间隔布置并电气隔离,所述上极板与接地网相连,所述下极板与零电位地极相连。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上极板和下极板采用金属或非金属导电材料。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吸收电容装置的上极板和下极板呈水平上下间隔放置,上极板在地面下的安装深度大于或等于接地网的安装深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能降低接地阻抗的吸收式接地方法,在接地网和零电位地极之间串接一吸收电容装置。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接地网、吸收电容装置和零电位地极在地面下的安装深度为:接地网<吸收电容装置<零电位地极。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吸收电容装置包括呈平行间隔相对布置的上极板和下极板,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电气隔离。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原本的接地网和零电位地级之间增加连接一吸收电容装置,用以中和雷电情况下接地网产生的电感效应,改善变电站接地网对地泄放的通路条件,对冲击波波头进行吸收,降低接地阻抗;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该电路都具有良好的接地表现,特别是在高电阻率土壤中具有良好接地效果,具有地电位低,设计简单,安装方便,工作可靠及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能降低接地阻抗的吸收式接地电路,它包括一接地网10和一吸收电容装置20,所述吸收电容装置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地网10和零电位地极30相连。
所述吸收电容装置20包括上极板21和下极板22,上极板21和下极板22呈平行间隔布置并电气隔离,所述上极板21与接地网10相连,所述下极板22与零电位地极30相连。
所述上极板21和下极板22采用金属或非金属导电材料。
所述吸收电容装置20的上极板21和下极板22呈水平上下间隔放置,上极板21在地面下的安装深度大于或等于接地网10的安装深度。
一种能降低接地阻抗的吸收式接地方法是在接地网10和零电位地极30之间串接一吸收电容装置20。所述接地网10、吸收电容装置20和零电位地极30在地面下的安装深度为:接地网10<吸收电容装置20<零电位地极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8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