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成功能性间隙保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8990.4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8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肖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3 | 代理人: | 彭艳妮 |
地址: | 54500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功 间隙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医学领域,特别是一种预成功能性间隙保持器。
背景技术
间隙保持器是指儿童牙齿在早失后,这时候为了保持这个空缺就要给儿童做一个间隙保持起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间隙,为了防止邻牙向丧失部位倾斜和对颌牙伸长的一种装置,它是用来保持早失牙齿在牙列中的近远中和垂直的间隙,保持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预防因乳牙缺失而导致恒牙列出现错
牙合畸形。
乳牙早失,由于牙失去了三维空间的平衡,相邻牙就会向该缺隙倾斜或移动使得缺隙缩窄。从而造成继承恒牙阻生或错位萌生。临床上常用的牙缺隙保持器只能是被动地维持现有间隙,而对于缺隙已经缩窄者,被动保持已难以保证继替恒牙的正常萌出。临床上对于这种情况多采用口外弓,唇挡,固定矫治器,以及活动矫治器等装置进行矫正,但以上方法均存在操作复杂、费用昂贵、配戴不舒适,影响美观和功能,以及病人是否配合是否接受等等的问题。
在口腔医学领域,对于个别乳磨牙早失病例,传统采用丝圈式保持器维持间隙。关于目前常规采用的丝圈式保持器的研究显示,其寿命一般在一年左右,失败原因主要是粘接水门汀的丧失和保持器本身的破损(如开焊)。而且,丝圈式保持器的舒适度较差。
可见,目前公开的间隙保持器只能恢复缺失牙的水平距离,不能恢复缺失牙的垂直高度。
而目前大多数乳磨牙缺失还伴有相邻牙的大面积缺损。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往往同侧或者双侧同时缺失,且多颗牙齿的缺损程度往往不同,有些牙齿缺损得无法在其基础上进行修复或维持,此时采用现有的间隙维持方式很难得以完好的维持,甚至于充填物无完好的固位,且现有的间隙保持器由于不能恢复缺失牙的垂直高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给患者带来咀嚼上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恢复缺失牙的水平距离,又能恢复缺失牙的垂直高度的预成功能性间隙保持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成功能性间隙保持器,包括预成冠,所述的预成冠一侧固定设有附属冠,所述预成冠与附属冠的连接处设有使预成冠与附属冠相通的通孔。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附属冠中设有调节杆,该调节杆的一端固定于附属冠与预成冠连接的端面上,该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于附属冠远离预成冠的端面上。
所述的调节杆通过插孔道设置于附属冠中,所述的插孔道包括插孔道Ⅰ和插孔道Ⅱ,所述的插孔道Ⅰ设置于附属冠与预成冠连接的端面上,所述的插孔道Ⅱ设置于附属冠远离预成冠的端面上,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插于插孔道Ⅰ和插孔道Ⅱ中。
所述的插孔道Ⅰ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的插孔道,该插孔道Ⅰ的侧壁上设有断点,所述的插孔道Ⅰ一端固定于预成冠与附属冠连接的端面上,另一端位于附属冠中,并使预成冠与附属冠相通。
所述的插孔道Ⅰ和插孔道Ⅱ的数量分别为5-6个。
所述的调节杆为2根弯曲的调节杆,该2根调节杆并排设置于附属冠中。
所述预成冠与附属冠的连接处为网状结构连接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预成功能性间隙保持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包括预成冠,所述的预成冠一侧固定设有附属冠,所述预成冠与附属冠的连接处设有使预成冠与附属冠相通的通孔。使用时将预成冠设置在缺损严重,但是还有足够固位力的牙齿上,而缺失牙位置即可通过附属冠进行间隙维持,可在咀嚼过程中加强对缺失牙牙龈的咀嚼刺激,防止对颌牙伸长。本发明是在原有预成冠的基础上,在缺失处添加能够恢复外形和高度的附属冠体,可保持牙列的长度,恢复牙列的完整,不仅能恢复缺失牙的水平距离,还能恢复缺失牙的垂直高度,恢复缺失牙的咬合咀嚼功能,更好的促进继承恒牙的萌出,特别适用于乳牙早失及伴有邻牙大面积缺损的儿童患者,能很好的保护儿童患者缺失牙的间隙和功能,避免因间隙丧失而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
2.本发明中固定的附属冠中设有调节杆,可根据缺失间隙的长度,然后通过调节杆调节附属冠的近远中距离,保持牙列的完整,以确定缺失牙位置的长度距离,且预成冠与附属冠的连接处为网孔柱状结构连接面,可增强粘接材料的机械固定。本发明可在牙齿缺失处设置人造冠,进而达到缺失牙间隙的维护,并形成人造冠修复它的高度和长度,能冠修复缺损牙的咀嚼功能和外形,待缺失处继承恒牙接近萌出后,即X光片显示继承恒牙根尖发育达到根长的2/3时,再将附属冠磨除即可,保证恒牙正常萌出,同时预成冠仍能保持缺损牙的固位力和抗力。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8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