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挖掘装载机的档位操纵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9257.4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查又华;刘海辉;孙海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 装载 档位 操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机械产品的档位操纵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操控挖掘装载机前进、后退以及前进档位的挖掘装载机的档位操纵机构,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挖掘装载机是一种集装载和挖掘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工程机械,因此俗称“两头忙”。挖掘装载机主要包括工作系统和行走系统两大系统,行走系统通过操纵机构控制变速箱的控制档位实现系统的档位的切换。
目前工程机械主流是档位操纵机构是三类,一类是组合开关和电磁阀控制,利用多组电磁阀,一组控制前进后退,另外通过数个电磁阀组合分别控制变速箱的离合器,实现不同档位之间的切换。第二类是机械连杆机构控制,通过机械连杆机构拨动档位拨叉,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第三类是组合式,电磁阀控制前进后退,机械连杆机构控制档位切换。但挖掘装载机由于结构非常紧凑,变速箱都是采用第一类或第三类实现机器的前进后退和档位切换的。目前主流的紧凑型的变速箱都是机械操纵的通过电磁阀控制变速箱存在成本高、故障率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控性稳定可靠的挖掘装载机的档位操纵机构。
技术方案:一种挖掘装载机的档位操纵机构,包括方向机柱、软轴换挡器、变速箱换挡阀杆和阀座;所述软轴换挡器固定在方向机柱的机体上;软轴换挡器操控固定在阀座上的变速箱换挡阀杆实现整机的换挡;所述软轴换挡器依次通过软轴、过渡杆和拉杆与变速箱换挡阀杆连接,所述软轴端部的软轴导向套和过渡杆分别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阀座上;所述软轴的端部与过渡杆一端铰接,所述过渡杆与支架铰接于过渡杆中部,所述拉杆两端分别与过渡杆的另一端以及变速箱换挡阀杆铰接。
软轴换挡器是一种通用的软轴操纵机构,操纵把手向前推,软轴末端向内收缩。操纵把手向后拉,软轴末端向外伸出。软轴换挡器把手端固定在方向机柱的柱体上,软轴末端的导向套通过螺母固定在支架上,软轴末端的芯体部分连接需要推拉的机构上。软轴换挡器把手向前推动,软轴芯体向前拉动。通过拉动过渡杆。过渡杆中间通过铰接固定在支架上,过渡杆和支架就组成了一个杠杆机构。过渡杆另一端绕支点转动,向后推动拉杆。拉杆推动变速箱换挡阀杆向后移动,实现档位切换。
软轴换挡器设计在方向盘的下方,把手从最后方到最前方依次设定规定为4个位置,分别是后退档,空挡,前进一档,前进二档。按人机工程学要求,向前动作时前进挡,向后是后退档。
由于变速箱的结构限制,变速箱操纵阀的操纵是变速箱换挡阀杆从最外端到最里端,分别是倒档,空挡,前进一档,前进二档。变速箱换挡阀杆为钢球定位型,变速箱换挡阀杆的四个工作位置都有钢球定位机构。软轴操纵到对应位置,都有明显的变速箱换挡阀杆定位的。
连杆的作用,过渡杆与支架组成杠杆机构,过渡杆运动轨迹为圆周运动,变速箱换挡阀杆为直线运动。软轴运动可通过软轴自身变形适应过渡杆的圆周运动,变速箱换挡阀杆与过渡杆的连接需要两端都是铰接的拉杆实现,将过渡杆的圆周运动和变速箱换挡阀杆的直线运动连接起来。
杠杆机构作用,改变运动方向和调整杠杆两端的行程和作用力。本机构中杠杆机构改变软轴的向前拉的运动轨迹为变速箱换挡阀杆的向后退的运动方向。同时本机构通过杠杆比将变速箱换挡阀杆大行程运动减小,完美地实现了软轴的运动行程和变速箱换挡阀杆的行程配合。
优选项,为了避免操纵机构卡滞,所述支架包括软轴固定板、过滤杆安装座和固定板,所述软轴固定板和过滤杆安装座分别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软轴导向套的中心线与过渡杆摆动的平面重合。
优选项,为了方便机构的调试,所述软轴固定板上安装软轴导向套的位置设有U形槽。由于加工制造过程中会产品误差,为了弥补误差,软轴需要上下调整,使其工作平面与连杆机构的运动平面重合。
优选项,为了保证软轴操纵把手各档位的工作位置与指示标志一致,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座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沿变速箱换挡阀杆运动方向的长形螺纹安装孔。通过调整支架的前后位置,使过渡杆和拉杆初始安装位置保持一致。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结构紧凑的挖掘装载机的变速箱,实现稳定可靠地换挡变速操纵;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9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