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桂竹香无土栽培基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9979.X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8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晓刚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桂竹 无土栽培 基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基质领域,特别是桂竹香无土栽培基质领域。
背景技术
桂竹香属花卉,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桂竹香多年生草本,高20-60cm。茎直立或上升,具棱角,下部木质化,具分枝,全株被贴生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叶柄长7-10mm;叶片倒披针形、披针形至线形,长1.5-7cm,宽5-15m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全缘或稍具小齿;茎生叶较小,近无柄。总状花序果期伸长;萼片4,长圆形,长6-11mm;花瓣4,橘黄色或黄褐色,倒卵形,长约1.5cm,有长爪;雄蕊6,近等长;雌蕊1,子房少数有极短柄,柄线形,花柱短,柱头成二极叉开,深裂。长角果线形,长4-7.5cm,具扁4棱,直立,劲直,果瓣有明显中肋。种子2行,卵形,浅棕色,先端有翅。花期4-5月,果期5-6月。桂竹香喜阳光充足,凉爽的气候,稍耐寒,但怕酷暑,是春季庭院中栽培较为普遍的一种草花,也可作切花用。
我国花卉温室生产多采用无机型无土栽培,由于无机营养液的配制比例及营养液的稳定性技术难掌握,管理成本高,栽培技术难度大,使其大面积普及推广受到了限制。所以常规的基质培养出来的桂竹香品质不佳,影响成品质量等级。
针对目前现状,本发明在深入了解桂竹香的生长特性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适合桂竹香生长发育的无土栽培基质。
桂竹香无土栽培基质,其特征是,以泥炭和珍珠岩和蔗渣的体积比为2~3.5∶1∶1组成。
所述的泥炭和珍珠岩和蔗渣体积比为3∶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适合桂竹香的生长发育,使苗强壮,叶多叶大,叶片整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桂竹香生长的需要,而且无土栽培基质明显促进了桂竹香在植株高度、根长度以及根数量方面的明显增加。
本实验分为发明组和对照组,每组处理50株桂竹香。试验设置在日光大棚内,选择桂竹香的优质品种种子,放入75%的酒精消毒40min。种子消毒后再采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h,晾干以后进行播种。播种在穴盘中,每个播种盘播50粒种子。播种后至出苗以前用40%的遮荫网遮荫。发芽前适温20至26℃,光照强度在1800~2500lux;发芽后,待芽长出5cm后,移栽定植在塑胶盆内,定植后缓苗一周后,进行正常管理:基质温度控制在14至20℃,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浇水前使基质充分干透。在桂竹香生长过程中施用营养液,营养液成分为:MgSO4·7H2O 350mg/L,Ca(NO3)2·4H2O 850mg/L,KNO3680mg/L,KH2PO4200mg/L,其中营养液的电导率EC<0.75Ms/cm,pH值为5.2~5.6,出苗前只浇清水,出苗后第一次采用上述营养液,1000倍液灌施(重量/体积比,即1克加1000毫升水),第二次采用上述营养液的800倍液灌施(重量/体积比,即1克加800毫升水),以后按1000倍液(重量/体积比,即1克加1000毫升水)施用,每隔3天灌施一次,每次全部浸湿苗盘基质,以底部开始渗漏液滴为宜,施用时间为每天早上。另外其中的珍珠岩在用之前,用水浸泡一下,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除去杂质,也可以发挥珍珠岩的营养特性。
例1:(发明组):泥炭和珍珠岩和蔗渣,三者体积比为2∶1∶1(对照组):普通园土
两组均采用上述方法栽培桂竹香,经过一个月的培养,观测植株,每组处理取平均数后,记录各处理基质的植株高度、根长度、以及叶片数。
例2:(发明组):泥炭和珍珠岩和蔗渣,三者体积比为35∶1∶1(对照组):普通园土
两组均采用上述方法栽培桂竹香,经过一个月的培养,观测植株,每组处理取平均数后,记录各处理基质的植株高度、根长度、以及叶片数。
例3:(最佳组):泥炭和珍珠岩和蔗渣,三者体积比为3∶1∶1(对照组):普通园土
两组均采用上述方法栽培桂竹香,经过一个月的培养,观测植株,每组处理取平均数后,记录各处理基质的植株高度、根长度、以及叶片数。
培养一个月,观测植株,记录植株高度、根长度以及叶片数量,记录结果如下:
综上,无土栽培基质明显促进了桂竹香在植株高度、根长度以及根数量方面的明显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9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栽培用基质槽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循环浇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