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陶瓷用高效除铁粉碎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0047.7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3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晓玲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02;B02C4/44;B02C23/02;B03C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科恒 |
地址: | 5374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陶瓷 高效 铁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陶瓷用设备,具体是一种生产陶瓷用高效除铁粉碎机。
背景技术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种创意的应用。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在陶瓷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粉碎机对原料进行粉碎,一般的粉碎机不能满足现代化陶瓷加工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陶瓷用高效除铁粉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陶瓷用高效除铁粉碎机,包括粉碎机主体、入料漏斗、电子秤、电磁阀、导料辊、挤压辊、导料挤压带、碎料齿、下料板、下料口、电磁铁、连接杆、控制开关、粉碎辊、电加热层、转轴、出料口、支撑腿、万向轮、伸缩杆和液压缸,所述粉碎机主体上侧设有入料漏斗,入料漏斗内部底端设有电子秤,电子秤内部设有电磁阀,所述粉碎机主体内部上侧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导料辊,粉碎机主体内部中段左右对称设有挤压辊,两个挤压辊之间留有挤压间隙,挤压辊和导料辊之间通过导料挤压带连接,每个挤压辊外壁上都均匀设有若干个碎料齿,挤压辊下侧倾斜设有两个下料板,下料板之间设有下料口,下料口下侧左右两侧都竖直设有电磁铁,电磁铁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粉碎机主体内壁上,电磁铁与固定在粉碎机主体外壁上的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粉碎机主体下侧水平并排设有两个粉碎辊,粉碎辊内壁上均匀覆盖有电加热层,左侧的粉碎辊的转轴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左端穿过粉碎机主体并与固定在粉碎机主体左侧外壁上的液压缸连接,粉碎机主体底端设有出料口,粉碎机主体下侧四周都设有支撑腿,每个支撑腿底端都连接有万向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磁铁为方形电磁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加热层为电阻加热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物料进入入料漏斗中,电子秤对物料进行称重,当达到一定重量时电磁阀打开实现了定量进料、定量加工,提高了粉碎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物料进入粉碎机主体中,电机带动导料辊和挤压辊转动,导料挤压带往下转动将物料往下传动,传动的同时还能对物料进行挤压破碎,物料进入两个挤压辊的间隙中,加压辊和碎料齿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挤压和破碎,破碎效果好,提高了后续粉碎加工的效率,经过挤压破碎的物料落下,控制开关打开,电磁铁通电对物料中的铁磁性杂质进行吸除,保证了加工成品的质量,也延长了粉碎机的使用寿命;经过除铁的物料落下,粉碎辊转动对物料进行充分的粉碎,粉碎过程中电加热层工作对物料进行加热烘干,烘干效果好,集物料粉碎和烘干与一体,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调节液压缸带动伸缩杆左右运动来调节两个粉碎辊之间的间隙,实现对粉碎后物料颗粒大小的调节,使得粉碎机的实用性更强,万向轮使得粉碎机能够自由方便的进行移动,无需人工搬运,省时省力,进一步的提高了粉碎机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生产陶瓷用高效除铁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晓玲,未经苏晓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00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