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槽底液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3235.5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8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汪青飞;赵映旭;陆卫民;于军;刘飞龙;白凯;张春锋;赵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周立新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槽底液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阴极铜出槽后,会将含有阳极泥的电解槽底液排入地坑,然后地坑泵将电解槽底液送入浓密机及压滤机进行过滤净化。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解液中会混有固体颗粒,包括修复阴极板后的铜粒、绝缘板碎裂锯齿、不锈钢阴极板上的透明胶带、残极掉落的铜块等,这些杂物随电解液进入泵体后,易造成泵类设备叶轮卡死、管道堵塞,使泵类设备故障率升高(平均每周清理叶轮3-4次),降低设备使用寿命,造成阴极板与阳极板出装作业中断,延长了通电时间,同时造成地坑盖板流入孔堵塞,阳极泥无法流入地坑导致阳极泥外冒,需岗位操作人员将地坑外围阳极泥清扫冲洗至地坑,增加了岗位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耐腐蚀、可有效过滤槽底液中固体颗粒杂质的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解槽底液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和设在过滤箱体底部的支架6,该过滤箱体由箱壁1、活动抽板2和底板3组成,其中箱壁1由过滤网1-1和焊接在过滤网1-1下端的钢板1-2组成,所述钢板1-2上开设有直径为20mm、间距为10mm的孔4;所述的底板3上开设有直径为20mm、间距为10mm的孔4;所述活动抽板2插在由箱壁1和底板3围成的箱体的一端面处。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过滤网1-1为孔径是25mm的钢丝网制成,该钢丝网焊接在钢板12上端200mm处。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活动抽板2上设有把手5。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箱壁1、活动抽板2和底板3均由不锈钢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过滤装置由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底板3和任三面箱壁1上均开设有直径为20mm、间距为10mm的孔4,以及在箱体底部焊接支架6,利于溶液从箱体底部排出,而且采用不锈钢板制成箱壁1、活动抽板2和底板3,具有耐腐蚀的作用。
2)箱体一面制作成活动抽板2,在活动抽板2上部焊接把手5,方便安装与清理箱体内部颗粒及杂物。
3)由于需过滤阳极泥中较小颗粒物,因此孔径设计为10mm,但孔径过小导致箱体内溶液外溢或由于管道内液体压力较大,箱体内溶液从孔中喷射至设备,造成设备的腐蚀,因此将箱壁1上部三面钢板割除200mm,焊接孔径25mm钢丝网,利于排液并且可以过滤锯齿板、透明胶带等杂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壁、1-1.过滤网、1-2.钢板、2.活动抽板、3.底板、4.孔、5.把手、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电解槽底液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和设在过滤箱体底部的支架6,该过滤箱体由不锈钢板制成的箱壁1、活动抽板2和底板3组成,其中箱壁1由过滤网1-1和焊接在过滤网1-1下端的钢板1-2组成,过滤网1-1为孔径是25mm的钢丝网制成,该钢丝网焊接在钢板12上端200mm处;所述钢板1-2上开设有直径为20mm、间距为10mm的孔4;所述的底板3上开设有直径为20mm、间距为10mm的孔4;所述活动抽板2插在由箱壁1和底板3围成的箱体的一端面处。活动抽板2上设有把手5。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电解底液进入到过滤装置中,电解底液中的液体会通过箱壁1和底板3上的孔4流出,而混杂在电解底液中的固体颗粒会留在底板3底部,由于设在箱壁1和底板3上的孔4的孔径较小,导致箱体内溶液外溢,或由于管道内液体压力较大,箱体内溶液从孔4中喷射至设备,造成设备的腐蚀,再将箱壁1上部焊接孔径25mm钢丝网,利于排液并且可以过滤锯齿板、透明胶带等杂物,当过滤装置中的底板3上积聚较多的固体颗粒后,拉开活动抽板2,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扫,清扫完毕后进行下一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3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