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害虫测报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3352.1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6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邢茂德;耿军;徐刚;刘萍;边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03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高度 害虫 测报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害虫测报装置和方法,属于害虫测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绿色农业的普遍实施及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的推广,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对有害昆虫进行监测和控制,被认为是保护环境、有效控制害虫的可行途径之一。目前许多鳞翅目害虫的性信息素已被应用于虫情测报、生物防治和害虫检疫等方面,已成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利用性信息素诱捕防治害虫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诱杀法,具体方法是在田间设置一定数量的诱捕器,用以大量诱杀雄性成虫,降低成虫的自然交配率,从而达到减少次代幼虫的虫口密度、减低农作物为害的程度。另一种是迷向法,迷向法是在一定范围内大量释放性信息素,使雄成虫的触角一直处于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包围之中,或大量释放性信息素的同系物、抑制剂,用以干扰雌雄成虫间正常的化学通讯,使之无法定向找到雌虫交尾而达到控制其交配繁殖的目的。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对害虫测报的装置和测报方法,其测报效果并不理想。首先,现有的害虫测报装置的诱捕效果不佳,目前常用的农作物害虫预测测报工具主要以频振式测报灯和黑光灯为主。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而言,没有专门的测报工具,部分人员利用杀虫灯来测报,测报结果不准确,起不到测报作用;而高精密的害虫测报设备造价高昂,安装、使用复杂,不适合于广大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其次,现有的利用性信息素测报害虫的方法较黑光灯或频振式测报灯害虫诱捕量低,在害虫成虫发生期,害虫峰值可以测报获得,而整个害虫发生期却无法准确的测报,影响害虫测报的准确性,无法对害虫进行较为有效的防治,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害虫测报装置和方法,该可调节高度的害虫测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报准确,该可调节高度的害虫测报装置可提高害虫测报的准确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可调节高度的害虫测报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顶端连接有害虫诱捕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底端连接有限位底座;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的位置通过穿过外筒筒壁的拧紧螺栓固定;外筒的顶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转动轴的安装高度与害虫诱捕机构的安装高度相等;定位杆连接有粘板;害虫诱捕机构包括诱捕器和盖板,诱捕器外部套装有卡圈,卡圈通过卡扣与诱捕器卡接,卡圈通过连接杆与外筒顶端相连接;诱捕器的正上方设有多个立柱,盖板通过多个立柱活动连接在诱捕器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诱捕器包括呈筒状的壳体,壳体内部顶端设有收集斗,收集斗呈开口向上的漏斗状,收集斗中心设有用于害虫通过的收集口,壳体底端通过过滤网封口,过滤网上安装有捕虫板,捕虫板上设有第二诱芯,捕虫板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内部中段设有对射式红外计数器,壳体外壁上设有显示屏,对射式红外计数器与显示屏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盖板呈开口向下的弧形,盖板顶部中心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网桶,网桶中设有第一诱芯,盖板上有与立柱相配合的小孔,盖板通过小孔插接在立柱顶端。
优选的,所述的卡扣包括位于卡圈上的卡接槽和位于诱捕器外壁上的凸起,卡接槽呈L形,卡接槽内部设有用于防止凸起左右移动的挡片,挡片与卡接槽底部之间存在用于凸起通过的空隙。
优选的,所述的限位底座包括限位盘和长螺杆,限位盘与内筒垂直固定连接,长螺杆穿过限位盘与地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长螺杆上均安装有一个螺母,螺母位于限位盘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内筒上设有刻度,刻度自内筒底端分布至内筒顶端,外筒底端设有用于观察刻度的小窗,小窗上安装有玻璃片。
优选的,所述的对射式红外计数器与收集口相邻,对射式红外计数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中设有无线通讯设备,控制系统固定在壳体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杆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悬挂粘板的安装孔,外筒顶端竖直分布有多个用于固定粘板的固定环,多个所述的固定环与定位杆在同一平面上,粘板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40cm。
以上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害虫测报装置的测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最佳活动层:将限位底座放置在植物附近,将定位杆转动至水平,将粘板活动连接在定位杆上,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调整粘板的位置,使粘板的位置处于害虫活动层;通过害虫在粘板上的密集程度,确定害虫在植物上的最佳活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3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