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敞口式自动除味垃圾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4331.1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6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蔡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婷婷 |
主分类号: | B65F7/00 | 分类号: | B65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敞口 自动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除味垃圾桶。
【背景技术】
日常使用的垃圾桶,分为有盖式垃圾桶和无盖式垃圾桶,由于垃圾储存久后会产生异味,无论有盖式或无盖式垃圾桶,都会造成异味挥发扩散,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们造成不便。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231202.4)提供了一种除味垃圾桶,包括桶体、桶盖,垃圾桶体和桶盖铰链连接,垃圾桶体的桶口设置有第一软磁带圈,桶盖内边缘对应第一软磁带圈处设置有第二软磁带圈,垃圾桶体内还设置有带封口的垃圾袋;这种采用双层封口的垃圾桶在桶盖关闭的情况下能够使垃圾桶内的异味不会逸出,但是当桶盖打开时,仍然会有异味逸出垃圾桶,所以无法杜绝异味的逸出。
在公共室内环境中,丢仍垃圾的频率较高,采用带有桶盖式的垃圾桶,频繁的开启垃圾桶盖带来了不便,而为了防止垃圾桶内异味的逸出,现在亟需设计一种敞口式自动除味垃圾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在垃圾桶在开启桶盖时会造成异味逸出的问题,提出一种敞口式自动除味垃圾桶,能够使垃圾桶无需桶盖密封而具有自动清除垃圾桶内异味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敞口式自动除味垃圾桶,包括桶体、风幕发生器和净化器;所述风幕发生器的上端与所述桶体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风幕发生器的下端通过螺钉与净化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桶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壳壁、内胆壁、设置在外壳壁和内胆壁之间的风幕通道,以及设置在外壳壁和内胆壁底部的桶体法兰,位于外壳壁和内胆壁之间的桶体法兰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风幕发生器内设置有一个通风支架板,所述通风支架板上设置有一个抽风叶轮;所述净化器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所述净化器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排风孔,顶部设置有净化器法兰。
作为优选,所述风幕发生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风幕上法兰和风幕下法兰,所述风幕上法兰与所述桶体法兰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风幕下法兰与所述净化器法兰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净化器内的活性炭过滤板具有一个或多个,相邻的过滤板之间留有缝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桶体的外壳壁和内胆壁之间设置风幕通道,通过风幕发生器抽风,将外部空气吸进风幕通道,形成一道环形风幕,环形风幕之间的空气受摩擦力而产生面向桶体内胆中的运动趋势,对桶体内的垃圾异味形成一道水平的气体密封,当桶体内部侧面的逸出气体向上反冲时,由于环形风幕在垂直方向的密封作用,导致逸出的气体被二次向下驱动,最终经过净化器的过滤后从排风孔排出,通过上述过程使得垃圾桶无需桶盖,而内部的异味气体不会逸出,具有自动清除垃圾桶内异味的功能。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敞口式自动除味垃圾桶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敞口式自动除味垃圾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桶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风幕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敞口式自动除味垃圾桶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桶体、2-风幕发生器、3-净化器、4-环形风幕、5-逸出气体、101-桶体外壁、102-桶体内胆、103-桶体法兰、104-风幕通道、105-通风孔、201-风幕上法兰、202-风幕下法兰、203-通风支架板、204-抽风叶轮、301-净化器法兰、302-排风孔、303-活性炭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6,本发明一种敞口式自动除味垃圾桶,包括桶体1、风幕发生器2和净化器3;所述风幕发生器2的上端与所述桶体1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风幕发生器2的下端通过螺钉与净化器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桶体1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壳壁101、内胆壁102、设置在外壳壁101和内胆壁102之间的风幕通道104,以及设置在外壳壁101和内胆壁102底部的桶体法兰103,位于外壳壁101和内胆壁102之间的桶体法兰103上设置有通风孔105;所述风幕发生器2内设置有一个通风支架板203,所述通风支架板203上设置有一个抽风叶轮204;所述净化器3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303,所述净化器3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排风孔302,顶部设置有净化器法兰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婷婷,未经蔡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4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