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厚度检测与定位控制的阶段式折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510345073.9 | 申请日: | 2015-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2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边桐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4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厚度 检测 定位 控制 阶段 折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钣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钣金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使用的板料折弯机,常用的有机枕液压两类,机械折弯机是利用电机通过一系列齿轮变速及偏心轮而实现工作合的上下移动。而液压折弯机则是利用液压油缸及一整套油路控制元件来实现。这些折弯机在大型企业批量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毕竟由于价格昂贵、结构复杂,限制了它的普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用小商品冲压制件日益增多,小型企业乃至个体经营户迫切需要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的板料折弯机。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部分小型折弯机,工作时依靠工人经验设定折弯扭矩,不能随着板材的厚度实时调节,并且采用恒定的折弯力,不能随着折弯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其折弯效果不佳、折弯后的板材存在裂纹缺陷;缺少角度控制装置,易出现折弯过度的情况,还存在安全隐患;根据经验夹紧被加工件,存在夹持力过大导致变形过度、夹持力过小导致松动的缺陷;被加工件的安装定位不准确,折弯位置易偏移,还会出现空折弯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折弯设备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带有厚度检测与定位控制的阶段式折弯装置,其具有结构精巧、加工质量高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厚度检测与定位控制的阶段式折弯装置,包括装置于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夹持固定座及控制驱动电机的主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折弯轴,夹持固定座上装置被加工件;
还包括借助支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X光厚度检测器、安装于夹持固定座的夹持槽中的支撑杆、分别安装于被加工件侧面及底面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借助挡块装置于夹持固定座上的第三压力传感器及与所述主机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接近开关,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借助弹簧装置于所述挡块的安装槽中;
所述X光厚度检测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 器及接近开关分别通过DSP数据处理模块与主机连接;所述X光厚度检测器检测被加工件的厚度并将数据经过所述DSP数据处理模块处理输送至主机,主机根据被加工件的厚度设定初始扭矩信号,将初始扭矩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初始扭矩;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被加工件的压力信号通过主机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折弯扭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并控制被加工件夹持处的夹持压力,避免夹持压力过大时夹持处的过度变形、夹持压力过小时出现松动;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对被加工件及进行定位,避免了折弯偏移及空折弯现象产生;通过X光厚度检测器检测被加工件的厚度,利用主机根据被加工件的厚度控制驱动电机的初始输出扭矩,以最合适的初始扭矩对被加工件进行第一阶段折弯,避免了初始扭矩过大或过小对被加工件的影响,采用第三压力传感器控制驱动电机的折弯输出扭矩,以折弯扭矩进行第二阶段折弯,通过分阶段折弯,大大地减小了裂纹比例,提高了加工质量;设置接近开关14自动控制折弯角度,防止过度折弯,并且接近开关能方便调节高度及角度,适应多尺寸、多角度的钣金件折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机架;2、夹持固定座;21、夹持槽;3、驱动电机;4、主机;5、被加工件;6、折弯轴;7、支架;8、X光厚度检测器;9、DSP数据处理模块;10、控制器;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第二压力传感器;13、支撑杆;14、接近开关;15、弹簧;16、第三压力传感器;17、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有厚度检测与定位控制的阶段式折弯装置,包括装置于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3、夹持固定座2及控制驱动电机3的主机4,驱动电机3的电机轴上安装折弯轴6,夹持固定座2上装置被加工件5;
还包括借助支架7安装于机架1上的X光厚度检测器8、安装于夹持固定座2的夹持槽21中的支撑杆13、分别安装于被加工件5侧面及底面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1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2、借助挡块17装置于夹持固定座2上的第三压力传感器16及与主机4连接的控制器10,支撑杆13的上端连接接近开关14,第三压力传感器16借助弹簧15装置于挡块17的安装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边桐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边桐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5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