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余热烘干物料的旋转窑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5159.1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1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斌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谢***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余热 烘干 物料 旋转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窑,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余热烘干物料的旋转窑。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旋转窑结构主要是由窑体外壁、窑体耐火层、托轮、传动齿轮构成。将热量导入旋转窑内同物料进行热交换使物料升温,最终达到物料加工的目的。不足之处:1.由于旋转窑窑体主要是由耐火材料和金属筒体构成,整个窑体热阻小,外金属筒体暴露在空气中,有一部分热量通过外金属筒体散发到大气中,造成热量损耗,降低了炉窑热效率。2.由于窑体直接同托轮和传动齿轮接触,无缓冲装置,造成窑体震动,受震动影响容易造成窑体耐火层脱落。3.由于外金属筒产生的余热过高,导致轴承润滑油流淌,容易造成轴承损坏。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窑,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余热烘干物料的旋转窑。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以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余热烘干物料的旋转窑,包括外筒体1、内筒体2、窑体耐火层3、内外筒体连接杆4、内外筒夹层5、旋转托轮6、传动齿轮7,其特征在于:①所述内筒体2上增设外筒体1,外筒体1同内筒体2形成内外筒夹层5。②所述外筒体1外部增设旋转托轮6。③所述外筒体1外部增设传动齿轮7。④所述外筒体1同内筒体2通过内外筒体连接杆4连接。⑤所述一种利用余热烘干物料的旋转窑同地面形成1-10度角。
附图说明
图1.是C-C剖面图、图2.是A-A剖面图、图3.是B-B剖面图、图4.是右视图、图5.是主视图、图6.是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在图1.C-C剖面图中,1为外筒体、2为内筒体、3为窑体耐火层、4为内外筒体连接杆、5为内外筒夹层。
在图2.A-A剖面图中,1为外筒体、2为内筒体、3为窑体耐火层、4为内外筒体连接杆、5为内外筒夹层、6为旋转托轮、7为传动齿轮。
在图3.B-B剖面图,1为外筒体、2为内筒体、3为窑体耐火层、4为内外筒体连接杆、5为内外筒夹层。
在图4.右视图中,1为外筒体、2为内筒体、3为窑体耐火层、4为内外筒体连接杆、5为内外筒夹层、6为旋转托轮、7为传动齿轮。
在图5.主视图中,1为外筒体、4为内外筒体连接杆、6为旋转托轮、7为传动齿轮。
在图6.左视图中,1为外筒体、2为内筒体、3为窑体耐火层、4为内外筒体连接杆、5为内外筒夹层、6为旋转托轮、7为传动齿轮。
进出料原理:将待烘干的物料通过右端装入内外筒夹层5中,在传动齿轮7的带动下,使窑体产生转动,窑体与地面为3度角度,在重力作用下,物料在内外筒夹层5中产生移动,最终通过左端内外筒夹层5排出。
烘干原理:由内筒体2排出的余热进入内外筒夹层5,余热同物料进行热交换,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从而达到烘干目的。
旋转原理:二个旋转托轮6托起整个窑体,传动齿轮7在外动力的推动下,带动整个窑体旋转。
连接:外筒体1与内筒体2通过内外筒体连接杆4连接,旋转托轮6和传动齿轮7连接在外筒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斌,未经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5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烘烤锂离子电池极片大卷的烘箱
- 下一篇:一种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