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6524.0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山形干雄;下泽彻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有信 |
主分类号: | E05B79/16 | 分类号: | E05B79/16;E05B79/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装置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门锁装置中的推杆向主壳体安装的安装结构的简化。门锁装置(10)具备:门闩机构(11),其将撞板卡止,且该撞板能够与该门闩机构(11)卡合脱离;连杆(30),其能够在能够解除撞板的卡止的解锁位置与不能解除撞板的卡止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锁定板(36),其将连杆(30)定位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另外,门锁装置(10)还具备推杆(60),该推杆(60)通过门把手的操作,借助解锁位置的连杆(30)和操作接受部(28)解除门闩机构(11)对撞板的卡止。该推杆(60)的轴部(6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一体形成在主壳体(15)上的轴承部(7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door lock)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具备能够将撞板(striker)卡止且能够与该撞板卡合分离的门闩(latch)机构、以及能够在解锁(unlock)位置与锁定(lock)位置之间移动的连杆(link)。设置于门的车外侧的外把手(outer handle)的操作经由推杆(pushlever)传递至连杆(link)。
推杆例如经由棒(rod)与外把手连结,并且与连杆连结。另外,推杆绕轴(shaft)旋转自如,轴通过铆接固定于主壳体(main case)的安装孔部。并且,推杆被施力弹簧(spring)在连杆从门闩机构的操作接受部离开的方向上弹性施力。
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为了将推杆旋转自如地安装于主壳体而使用轴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由于需要相当于推杆以及主壳体独立构件的轴,因此部件数量增加。为了将轴固定于主壳体,需要进行轴的铆接加工,因此组装工时增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37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门锁装置中的推杆向主壳体安装的安装结构的简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门锁装置具备:门闩机构,其将撞板卡止,且该撞板能够与该门闩机构卡合脱离,该门闩机构具有用于解除所述撞板的卡止的操作接受部;连杆,其能够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连杆能够与所述门闩机构的所述操作接受部卡合,从而能够解除所述撞板的卡止,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连杆不能与所述门闩机构的所述操作接受部卡合,不能解除所述撞板的卡止;锁定板(lock pate),其将所述连杆定位在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推杆,其具有轴部,且与配置在门(door)上的门把手(doorhandle)连结,并通过所述门把手的操作,借助所述解锁位置的所述连杆和所述操作接受部来解除所述门闩机构对所述撞板的卡止;以及主壳体,其一体形成有将所述推杆的所述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
在该门锁装置中,推杆的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一体形成在主壳体上的轴承部。因此,无需为了将推杆支承为能够旋转而设置独立于主壳体的轴。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而使结构简化。
所述门锁装置还具备与所述主壳体抵接的限制构件,所述推杆的所述轴部保持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限制构件之间。这样一来,由于无需对将推杆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进行铆接加工并将其向主壳体固定,因此能够削减组装工时,使组装作业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有信,未经株式会社有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6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智能自拧紧铰链
- 下一篇:物流跟踪监控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