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建地震数据的速度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6548.6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2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熊晶璇;朱晨;曹中林;何光明;金德刚;陈三平;刘鸿;唐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6 | 代理人: | 张云珠,鲁恭诚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华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建 地震 数据 速度 模型 方法 | ||
1.一种构建地震数据的速度模型的方法,包括:
(A)获取地震数据的初始速度模型;
(B)利用所述初始速度模型对测线进行偏移来获取原始偏移剖面,其中,所述测线为由检波器组成的线状排列线;
(C)获取所述初始速度模型分别在至少一个百分比速度因子下的各个参考速度模型;
(D)针对每个需要进行速度分析的速度分析点,利用各个参考速度模型分别对所述速度分析点及其邻近地震道的速度点的集合进行共偏移距叠前偏移扫描,以获取所述速度分析点在相应百分比速度因子下的共反射点道集,其中,所述速度分析点对应于测线上的检波器所检出的地震道中需要进行速度分析的地震道,其中,根据地震道的成像效果来确定需要进行速度分析的地震道;
(E)将每个速度分析点在各个百分比速度因子下的共反射点道集叠加为所述速度分析点的多道迷你剖面,其中,每道迷你剖面对应于各自的百分比速度因子;
(F)针对各个层位,在每个速度分析点的多道迷你剖面中确定优选迷你剖面,将所述速度分析点在与优选迷你剖面对应的百分比速度因子下的参考速度模型中的速度作为所述速度分析点在相应层位上的优选偏移速度;
(G)将各个速度分析点分别在各个层位的优选偏移速度替代各个速度分析点在原始速度模型中的相应速度以形成地震数据的优选速度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优选迷你剖面是指成像效果好的迷你剖面中与原始偏移剖面相应位置的各个层位的同相轴匹配程度最好的迷你剖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
(A1)利用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来获取地震数据的叠前速度模型;
(A2)对所述地震数据的叠前速度模型进行编辑平滑处理来获取地震数据的初始速度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E)与步骤(F)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I)将包括解释标记的层位投影到所述原始偏移剖面和各个多道迷你剖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G)还包括:将所述地震数据的优选速度模型进行偏移扫描处理,并对经偏移扫描处理后的优选速度模型进行质量控制和调整来确定地震数据的最终速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65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薄膜
- 下一篇:一种地震信号的分数域局部功率谱计算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