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定子剪线治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6881.7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3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定子 剪线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是电机定子剪线治具。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是无法取代的,而自动化设备这一重要的工具的大力推广,可以给各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值效益。
在电机生产中,由于大量重复性操作,因此,大多采用流水线生产。其中,对于绕线后的定子,由于系统误差等原因,往往会造成最终剩余的铜线头长度不均匀,为后续的流水线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目前还没有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适应手动及自动化操作的电子定子剪线治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适应手动及自动化操作的电子定子剪线治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机定子剪线治具,包括升降固定销、升降手柄、剪线气缸、预压块、上切刀、下切刀、摆块、调节手柄、挡板,其特征在于挡板设置在前方,挡板后部设置有调节手柄,调节手柄与下切刀连接,下切刀外侧设置有摆块,下切刀上设置有相对应的上切刀,上切刀设置在剪线气缸输出端上,剪线气缸输出端下方设置有预压块,剪线气缸设置在升降固定销下方,剪线气缸通过升降手柄控制升降。调节手柄上设置有标尺。预压块与剪线气缸之间连接方式为弹性连接。预压块与剪线气缸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本发明实际使用中,电机定子通过输送线输送至本发明前方,多余的线头通过摆块进入到下切刀上方,摆块被电机定子多余的线头拨动,从而启动剪线气缸进行剪线操作,剪线气缸进行剪线操作时,预压块首先接触到电机定子多余的线头,并将线头压在下切刀上,然后上切刀再配合下切刀将线头剪掉,通过本发明剪切的电机定子所留下的线头长度均匀,以利于下一工序的操作。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其中:
1—升降固定销,2—升降手柄,3—剪线气缸,4—预压块,5—上切刀,6—下切刀,7—摆块,8—调节手柄,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电机定子剪线治具,包括升降固定销1、升降手柄2、剪线气缸3、预压块4、上切刀5、下切刀6、摆块7、调节手柄8、挡板9,其特征在于挡板9设置在前方,挡板9后部设置有调节手柄8,调节手柄8与下切刀6连接,下切刀6外侧设置有摆块7,下切刀6上设置有相对应的上切刀5,上切刀5设置在剪线气缸3输出端上,剪线气缸3输出端下方设置有预压块4,剪线气缸3设置在升降固定销1下方,剪线气缸3通过升降手柄2控制升降。调节手柄8上设置有标尺。预压块4与剪线气缸3之间连接方式为弹性连接。预压块4与剪线气缸3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本发明实际使用中,电机定子通过输送线输送至本发明前方,多余的线头通过摆块7进入到下切刀6上方,摆块7被电机定子多余的线头拨动,从而启动剪线气缸3进行剪线操作,剪线气缸3进行剪线操作时,预压块4首先接触到电机定子多余的线头,并将线头压在下切刀6上,然后上切刀5再配合下切刀6将线头剪掉,通过本发明剪切的电机定子所留下的线头长度均匀,以利于下一工序的操作。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6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