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蛔虫症的中药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47797.7 申请日: 2015-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4906479A 公开(公告)日: 2015-09-16
发明(设计)人: 徐冉 申请(专利权)人: 徐冉
主分类号: A61K36/904 分类号: A61K36/904;A61P33/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0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蛔虫 药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蛔虫症的中药剂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蛔虫症,是因小儿吞食了蛔虫卵所致,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食欲不振,或喜食异物。一、不明原因的经常性肚脐周围疼痛。二、大便不正常,有时干燥,有时腹泻。三、脸上有指头样的圆形白色皮癣块。四、多食,易饥,爱吃零食,虽然吃得多,却不长肉,发育不良。五、时有气喘、发热,但又找不到其他原因。六、皮肤上常起不明原因的“风疙瘩”。七、眼白区有三角、圆形或半月形的蓝色斑点。八、夜间睡眠容易惊醒,时有磨牙、流口水现象。九、经常厌食、偏食,甚至爱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十、舌面上有散在的圆形或边缘整齐的乳头状红色丘疹。 辨证分型:1. 蛔虫内积症状:脐周腹痛阵作,胃纳欠佳,形体消瘦,恶心呕吐,睡中磨牙,甚则咬衣角,嗜食泥土,面部有白斑后质红,苔薄,脉濡。证候分析:感染蛔虫,虫在肠间扰动,阻滞气机,故有腹痛阵作。虫耗小儿营养,久之则形体消瘦,面有白斑。脾胃受损,生湿蕴热,故呕恶,嗜食异物,胃纳欠佳,舌质红。脾虚肝气旺,故咬衣角,睡中磨牙。2.脏寒蛔厥症状:具有蛔虫病一般症状,同时突然腹部绞痛,弯腰曲背,辗转不安,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吐出蛔虫。痛在胃脘部及右胁下,痛止如常人。重者腹痛持续,可有畏寒发热,甚则出现黄疽,舌苔黄腻,脉弦数。证候分析:中焦虚寒,蛔虫扰动,蛔虫钻入胆道,或逆窜入胃,虫动则绞痛剧烈,肢冷汗出。蛔安则痛止,故疼痛时作时止。蛔虫内聚,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若寒郁化热,胆汁外溢,则可有畏寒发热,黄疸,舌苔黄腻等。脉弦数为疼痛时之脉象。3.脾虚气弱症状:纳呆食少,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大便欠实,驱虫后纳呆、神疲更剧,舌苔薄白,脉细软。证候分析:蛔虫在肠中劫取营养,导致气机不畅,脾胃运化失司,化生水谷精微有碍,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故纳呆面黄、神疲乏力、大便不实等。气虚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故自汗盗汗。舌苔薄白,脉细软,均为脾虚气弱之象。      治疗:蛔虫内积治则:驱蛔杀虫。脏寒蛔厥治则:安蛔止痛,驱蛔杀虫。脾虚气弱治则:健脾补气。中成药有化虫丸、使君子九、肥儿丸。香榧子,文火炒熟,5岁以上每岁每次2粒,嚼细烂,每日3次,连服1周;5岁以下服香榧子粉(将香榧子炒熟,研成细粉),每岁每次l克,温开水吞服,每日3次,连服1周。用于驱除蛔虫。使君子肉,先去皮尖,文火炒黄嚼服。每日每岁1粒,最大剂量不超过20粒。用于驱除蛔虫。出现腹痛,针刺天枢、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等穴。出现蛔厥,先刺迎香透四白,胆囊穴,后刺内关、足三里、中脘、人中等穴。

申请公布号 CN 103690729 A(申请号 201310735681.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乌梅50份、使君子25份、苦楝子25份、枳壳15份、花椒15份、榧子15份、槟榔25份、广木香15份、甘草5份。申请公布号 CN 103330784 A(申请号 201310206382.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使君子10-12、大黄2-3、郁李仁10-12、火麻仁6-9、黄连3-5、乌梅10-12、蜜桶花5-8、枳实5-8、绞股蓝10-12、草柏枝9-12、白术6-9、枸杞叶6-9、棒棒草10-12、马齿苋10-12、川楝子5-8。申请公布号 CN 103285290 A(申请号201310162137.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茵陈20-25、木香9-11、枳壳9-11、生大黄3-5、南瓜子4-6、甘蔗叶8-10、乌梅7-9、姜半夏3-4、花椒2-5、雷丸2-4、全蝎6-8、三七参9-11、白芥子4-6、岗梅根2-4、柴胡8-10、海藻5-8、三棱4-6、竹茹1-3和苦楝皮5-7。

蛔虫症是目前农村多发常见病,发病急,疼痛剧烈,以往多在驱虫、解痉、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止痛药,虽能暂时迅速止痛,但病情常易复发且毒副作用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蛔虫症的中药剂及其制法。本发明疗效好,标本兼治,不易复发,安全、无副作用,药源广泛,适合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治疗蛔虫症的中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白芍10-15,百部8-13,白杨树皮9-14,自消容7-15,萹蓄10-14,百眼藤8-16,川谷根7-17,打破碗花花9-15,山槟郎6-14,海人草11-14,榧子7-13,松萝9-16,眼子菜10-17,红石耳8-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冉,未经徐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77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