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供电的能量记录反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8664.1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5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嫣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嫣俐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供电 能量 记录 反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能量传输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供电的能量记录反馈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供电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发射端将电能转化成非接触的波能形式后进行无线传输,然后通过接收端接收波能并转化成电能,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目前无线供电的技术正处在发展期,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之一是能量传输效率问题,欲提高能量传输效率,首先需要对发射能量进行记录跟踪,精密的能量记录反馈可以使能量传输试验的工作效率得到正确认识,所以现在亟需设计一种无线供电的能量记录反馈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无线充电时缺少能量记录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的能量记录反馈系统,能够使无线供电的传输能量得到精密监控记录,准确反映出能量传输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充电的能量记录反馈系统,包括由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压电陶瓷堆叠和第一超磁致伸缩棒组成的能量发射端,还包括由第二超磁致伸缩棒、第二压电陶瓷堆叠和稳压器组成的能量接收端,此外还包括拾磁线圈、电流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和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压电陶瓷驱动电源与压电陶瓷堆叠导线连接,所述压电陶瓷堆叠极化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极化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极化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堆叠极化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堆叠与所述稳压器导线连接;所述拾磁线圈套在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上,所述拾磁线圈、信号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和单片机控制器依次导线连接,所述压电陶瓷驱动电源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导线连接,所述稳压器还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导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堆叠和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堆叠为圆形棒状结构,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堆叠和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堆叠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和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均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与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与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为10:1。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的中心和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的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与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或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之比为3:1。
作为优选,所述拾磁线圈的匝数大于10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功能材料传递能量的技术方案中的波能发射端采用拾磁线圈进行电磁场能量变化信号的采集,可以准确地记录能量发射端所发射的电能,通过比较发射端发射的能量值与接收端的能量值,可以准确得到能量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线供电的能量记录反馈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无线供电的能量记录反馈系统,包括由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压电陶瓷堆叠和第一超磁致伸缩棒组成的能量发射端,还包括由第二超磁致伸缩棒、第二压电陶瓷堆叠和稳压器组成的能量接收端,此外还包括拾磁线圈、电流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和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压电陶瓷驱动电源与压电陶瓷堆叠导线连接,所述压电陶瓷堆叠极化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极化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极化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堆叠极化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堆叠与所述稳压器导线连接;所述拾磁线圈套在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上,所述拾磁线圈、信号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和单片机控制器依次导线连接,所述压电陶瓷驱动电源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导线连接,所述稳压器还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导线连接。
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堆叠和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堆叠为圆形棒状结构,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堆叠和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堆叠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和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均相等。
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与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与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为10:1。
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的中心和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的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与所述第一超磁致伸缩棒或所述第二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之比为3:1。
所述拾磁线圈的匝数大于10匝。
本发明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嫣俐,未经王嫣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8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
- 下一篇: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电能和信号同步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