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脚手架连墙结构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9291.X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3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吕成;柳志军;朱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脚手架 结构 施工工艺 | ||
1.一种建筑脚手架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混凝土结构(1)和脚手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混凝土结构(1)和脚手架(5)之间通过连墙片(2)以及连墙钢管(4)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的连墙片(2)为L型金属条,连墙片(2)的水平部分埋在主体混凝土结构(1)中,竖直部分的下半段设置在主体混凝土结构(1)中,上半段伸出主体混凝土结构(1)的表面并折弯,折弯部分的底面与主体混凝土结构(1)的表面紧贴,前端伸出主体混凝土结构(1)的部分沿水平方向开有两个螺栓孔;
所述的连墙钢管(4)通过连墙扣件(3)固定在连墙片(2)水平伸出主体混凝土结构(1)的部分的下表面,连墙钢管(4)一端与主体混凝土结构(1)外立面顶紧顶实,一端通过卡扣与脚手架(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脚手架连墙结构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墙扣件(3)由螺栓(7)和管夹(6)组成,其中,所述的螺栓(7)沿水平方向设置两个,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管夹(6)的上表面,并与连墙片(2)水平伸出主体混凝土结构(1)的部分开有的螺栓孔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脚手架连墙结构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夹(6)内表面开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脚手架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的内表面开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脚手架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墙片(2)的厚度为5mm,宽度为50mm,水平部分的长度为100mm,竖直部分的长度为400mm,其中,竖直部分的折弯处距顶部200mm,开有的螺栓孔的中心距离顶部100mm,直径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脚手架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墙片(2)为铁制、钢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脚手架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墙片(2)可以由一根直径10mm以上的光圆钢筋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脚手架连墙结构,具体的施工工艺如下:
1) 首先将连墙片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下半部分预先埋在主体混凝土结构(1)中,调平并固定;
2)预埋完成后,将连墙片(2)伸出主体混凝土结构(1)表面的竖直部分折弯,并使得竖直部分的底面与混凝土结构(1)表面接触,不留空隙;
3)折弯后,将连墙钢管(4)通过连接官夹固定在连墙片(2)折弯部分的下方,同时将连墙钢管(4)的一端顶死在主体混凝土结构(1)的竖直面;确保顶死不会晃动后,将连墙钢管(4)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脚手架连接;
4)使用完成后,将连墙钢管分别从脚手架(5)以及连墙片上取下,随后,建筑人员使用工具将连墙片(2)伸出主体混凝土结构(1)的部分砸弯,使其伸出的部分贴住主体混凝土结构(1)的竖直面;随后在继续施工过程中直接通过表面的涂抹将其完全包裹在主体混凝土结构(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92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用料斗
- 下一篇: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