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9577.8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5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李保柱;朱怡翔;钱其豪;田昌炳;宋本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油藏 整体 产量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多层油藏的储层类型;
根据多层油藏的储层类型,将多层油藏划分成多个区块,确定每个区块的每个小层的储层类型、地层系数Kh和评价储量;在区块的划分过程中,保证在每个区块内的每个小层内部主要为一种储层类型占主导;
从多个区块中选择代表多层油藏地质特征的区块作为代表性区块,建立代表性区块的精细地质模型;
根据代表性区块的精细地质模型,建立相应的精细数值模拟模型,根据精细数值模拟模型,确定不同类型储层在不同开发方式下的开采典型曲线;
确定多层油藏内单口注水井在不同限制条件下的注入量与Kh的关系曲线;确定多层油藏内单口采油井在不同限制条件下的采出量与Kh的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开采典型曲线、所述注入量与Kh的关系曲线、所述采出量与Kh的关系曲线和所述每个区块的每个小层的储层类型、地层系数Kh和评价储量,对多层全油藏整体产量进行预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开采典型曲线、所述注入量与Kh的关系曲线、所述采出量与Kh的关系曲线和所述每个区块的每个小层的储层类型、地层系数Kh和评价储量,对多层全油藏整体产量进行预测,包括:
根据所述开采典型曲线、所述注入量与Kh的关系曲线、所述采出量与Kh的关系曲线和所述每个区块的每个小层的储层类型、地层系数Kh和评价储量,确定每个区块的每个小层的产量;
将每个区块的每个小层的产量累加,得到每个区块的产量;
将每个区块的产量累加,得到全油藏整体产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开采典型曲线、所述注入量与Kh的关系曲线、所述采出量与Kh的关系曲线和所述每个区块的每个小层的储层类型、地层系数Kh和评价储量,确定每个区块的每个小层的产量,包括:
根据所述注入量与Kh的关系曲线、单井的Kh值,确定每个区块内所有注水井的单井注入量;根据所述采出量与Kh的关系曲线、单井的Kh值,确定每个区块内所有采油井的单井采出量;
将单井注入量乘以单井每个小层的Kh所占单井Kh值的比例,得到单口注水井每个小层的注入量;将单井采出量乘以单井每个小层的Kh所占单井Kh值的比例,得到单口采油井每个小层的采出量;
将每个区块内所有注水井的相同层位小层的注入量累加,得到每个区块内每个小层的注入量,将每个区块内所有采油井的相同层位小层的采出量累加,得到每个区块内每个小层的采出量;
根据每个小层的储层类型和开发方式,确定每个小层的开采典型曲线;
根据每个小层的开采典型曲线、注入量、采出量和评价储量,预测每个区块的每个小层的产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类型储层在不同开发方式下的开采典型曲线的横坐标为采出程度,所述不同类型储层在不同开发方式下的开采典型曲线的纵坐标为含水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区块的边界线与部署的井网形式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发方式包括:压力保持程度、井网井距、井型、注水注气能量保持方式、射孔方式、采油速度、注采比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限制条件包括:给定油藏压力条件下、不同油管尺寸、不同举升方式及不同井口限制条件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多层油藏内单口注水井在不同限制条件下的注入量与Kh的关系曲线,包括:
采用流入流出动态评价方法,确定多层油藏内单口注水井在不同限制条件下的注入量与Kh的关系曲线;
确定多层油藏内单口采油井在不同限制条件下的采出量与Kh的关系曲线,包括:
采用流入流出动态评价方法,确定多层油藏内单口采油井在不同限制条件下的采出量与Kh的关系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95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