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捕脉红螺的装置及其诱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0296.4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8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潘洋;宋浩;于正林;张立斌;杨红生;张福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9/00 | 分类号: | A01K6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捕 红螺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的捕捞与采捕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诱捕脉红螺的装置及其诱捕方法。
背景技术
脉红螺Rapana venosa,俗称“菠螺”、“海螺”,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红螺属,成体壳高可达11~12cm,我国渤海和黄海均有分布。脉红螺足部特别肥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甚为人们所喜食,经济价值高。近些年来,随着脉红螺近海资源的下降和国内外市场的畅销,其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目前活体价格为20~40元人民币/公斤。
目前,脉红螺在我国渤海和黄海沿岸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由于人工育苗技术没有突破,远未实现产业化规模,导致人工养殖无法大规模进行。因此,脉红螺成螺主要来源于海区采捕,但是采捕的效率较低、成本大,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脉红螺成螺采捕效率低的原因是脉红螺的采捕方式。至今为止,脉红螺的采捕方式主要依靠潜水员进行人力采捕,或在回收地笼网时作为一种副产品而获取。由于脉红螺是底栖生活,使用潜水员捕捞成本高、危险性大,而用地笼网捕捞时,由于地笼网的设计不符合脉红螺的行为生态学习性,导致采捕的效率极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捕脉红螺的装置及其诱捕方法,解决了海区中脉红螺采捕效率低、采捕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诱捕装置包括浮球、尼龙绳及多组球缺体组,其中各球缺体组均包括支架及多个连接于该支架上的球缺体,每一组球缺体组中的各所述球缺体与支架之间、相邻球缺体组中的所述支架之间以及所述浮球与最上层球缺体组中的支架之间分别通过所述尼龙绳相连接;每个所述球缺体均为中空结构,表面上开有多个孔,每个所述球缺体的表面及内部均放有诱捕脉红螺的脉红螺饵料。
其中:每个所述球缺体的开口处均设有向内开口的倒须形围网;所述倒须形围网开口处半径为所述球缺体开口处直径的50%~70%;
各所述球缺体组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成塔型结构,相邻球缺体组中的所述球缺体之间均相互抵接;所述球缺体的球直径为30cm~50cm,球缺高为球直径的70%~90%,球缺体厚为3mm~5mm;所述孔的直径为3cm~7cm,每个所述孔的边缘距相邻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cm~5cm;所述球缺体的材质为不透明的沉水性塑料材料;所述支架为“田”字形。
本发明诱捕装置的诱捕方法为:
在每个所述球缺体的表面及内部均放置脉红螺饵料,将每组球缺体组中的各所述球缺体分别通过所述尼龙绳连接于本组中的所述支架上,相邻球缺体组中的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尼龙绳连接,所述浮球与最上层球缺体组中的支架通过所述尼龙绳连接;将内部含有脉红螺饵料的各所述球缺体组投放入脉红螺天然分布的海区,对脉红螺进行诱集采捕,回收所述诱捕装置时,取出附着于各所述球缺体表面和内部的脉红螺并重新添加所述脉红螺饵料后,重新将所述诱捕装置投放入脉红螺天然分布的海区,继续对脉红螺进行诱捕。
其中:所述诱捕装置投放脉红螺天然分布的海区3~5天后回收。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诱捕装置的主体结构单位为球缺体,球缺体表面的孔可使脉红螺顺利通过,充分利用了球缺体内外表面作为脉红螺的附着空间,可顺利诱使脉红螺进入诱捕装置的内部空间,增大采捕效率。
2.本发明诱捕装置在投放和回收时,球缺体表面上的孔可顺利使水流通过,减轻诱捕装置在操作时的重量,操作轻便、省力,同时也可增强诱捕装置的抗风浪特性。
3.本发明诱捕装置的球缺体的开口处设置了倒须形围网,限制了球缺体内部的脉红螺由球缺体开口处逃出。
4.本发明诱捕装置用贻贝、牡蛎和蛤蜊等低值贝类诱集采捕脉红螺,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
5.本发明诱捕装置的材质为塑料材质,耐海水腐蚀,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损耗低。
6.本发明诱捕方法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组球缺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球缺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倒须形围网,2为孔,3为球缺体,4为支架,5为浮球,6为尼龙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0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