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脉搏传感器的脉象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0866.X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田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胜利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1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脉搏 传感器 脉象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脉搏传感器的脉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混合脉搏传感器获得脉象信号及数据,由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分析系统进行分析脉象的特征;具体分析工作流程为:
(a)采用混合传感器进行采集脉象的信号及数据;
(b)通过采集到的数据由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分析系统进行脉象的图谱显示;
(c)通过脉象的图谱显示分析得出脉象的各种情况;
(d)针对各种脉象的情况,输出健康管理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脉搏传感器的脉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脉搏传感器为FSG一15型压电传感器与B型超声传感器耦合组合,混合脉搏传感器采用NX一8型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分析系统进行脉象数据的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脉搏传感器的脉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传感器由3个主压力传感器与12个副压力传感器排列组合,12个副压力传感器由寸部3个副压力传感器A、B、C、尺部3个副压力传感器J、K、L及关部6个副压力传感器D、E、F、G、H、I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脉搏传感器的脉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象的信号及数据由主波幅值h1、重搏前波幅值号h2、降中峡幅值h3、重搏波幅值h4、脉搏波形开始点到结束点之间的时间值t、脉搏波形开始点到主波波峰的时间值t1、脉搏波形开始点到降中峡之间的时值t2、降中峡到脉图结束点之间的时间值t3、脉搏周期T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脉搏传感器的脉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脉象的分析具体方法为:
(a)当关部6个副压力传感器D、E、F、G、H、I中测出数据的副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大于4个时,则判断为粗脉;
(b)当关部6个副压力传感器D、E、F、G、H、I中测出数据的副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小于2个时,则判断为细脉;
(c)当寸部的3个副压力传感器A、B、C及尺部3个副压力传感器J、K、L中分别测出数据的副压力传感器的数量等于3个时,则判断为长脉;
(d)当寸部的3个副压力传感器A、B、C及尺部3个副压力传感器J、K、L中分别测出数据的副压力传感器的数量等于1个时,则判断为短脉;
(e)当脉搏周期T小于等于60时,则判断为迟脉;
(f)当脉搏周期T大于等于90时,则判断为数脉;
(g)当脉搏的平均升支斜率大于2.5,平均降支斜率大于1.5,降中峡高度/主波高度小于0.3,流利度大于1/5时,则判断为滑脉;
(h)当脉搏的平均升支斜率小于1.5,平均降支斜率小于0.5,流利度小于1/7时,则判断为涩脉;
(i)当脉搏的平均升支斜率大于2.5,平均降支斜率在0.88~1.5之间,重搏波高度/主波高度大于0.4,最大升支斜率与最大降支斜率间距大于0.25秒时,则判断为弦脉;
(j)当脉搏的平均升支斜率小于1.2,平均降支斜率小于0.5,流利度大于1/7时,则判断为濡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脉搏传感器的脉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利度为主波幅值h1/(主波幅值h1+重搏前波幅值号h2+降中峡幅值h3+重搏波幅值h4)所得出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胜利,未经田胜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08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