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秧茎处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1984.2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8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杜宏伟;杨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23/02 | 分类号: | A01D23/02;A01D8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秧茎处理机械,尤其是挑秧机构、秧茎破碎装置、刀轴总成和碎秧定向抛撒装置组合设计。
背景技术
红薯收获前秧茎的处理对其收获效率、农民劳动强度和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目前,红薯收获之前的薯秧处理方式主要有人工打秧、木磙压秧、机械粉碎杀秧和化学制剂杀秧四种。人工打秧方式是劳动者手持木棍水平打击薯叶,将薯叶打碎或揉蔫,保证红薯秧茎杆部分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转化到薯块,但劳动力消耗大、劳动效率低;木磙压秧方式是采用木磙滚压红薯秧茎,让植株受到创伤,使薯秧的营养物质回流到块茎上,从而使薯块表皮充分木栓化,起到催熟增产的作用,并且秧茎分离更加容易、减少收获、运输和贮藏中的机械损伤,但收获时仍需要将薯秧收割并运出田间,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压秧时容易压伤离地表较近的薯块;机械杀秧采用专用机具将薯秧切断粉碎并抛撒还田,可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避免伤薯,茎秆还田后还可保持土壤肥力等诸多优点。化学制剂杀秧效果与杀秧环境的气温、茎秆成熟度、植株密度和茂盛度有关,并且其杀秧时机选择较严格;另外,其化学制剂残留对薯块质量有无影响尚无研究,不利于推广。目前所研制的机械杀秧机具多适合于直立秧茎的处理,且存在粉碎率低,伤薯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秧茎粉碎率低,伤薯率高,可靠性差,仅适合于直立秧茎的处理等问题,在借鉴马铃薯杀秧机和其它薯类秧茎处理机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挑秧机构和秧茎输送机构,研制出一种适合于红薯等匍匐秧茎收获前处理的机器,可以代替农民对红薯秧茎进行破碎还田,并能将碎秧抛撒入垄沟,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功能秧茎处理机械,包括传动带、悬挂架、万向联轴节、锥齿轮增速器、机架、挑秧机构、嫩秧切断装置、刀轴总成、碎秧定向抛撒装置、地轮总成,其中万向联轴节连接锥齿轮增速器输入端,利用传动带分别连接锥齿轮增速器与挑秧机构、嫩秧切断装置,以及锥齿轮增速器与刀轴总成、碎秧定向抛撒装置;拖拉机牵引悬挂架从而带动整套装置前行,动力通过万向联轴节从拖拉机输出轴传递给锥齿轮增速器,锥齿轮增速器实现变向增速后,将动力分两路输出。
挑秧机构布置于机架前方,挑秧杆焊接在和薯垄形状相同的扁铁上,挑秧杆的布置与红薯种植垄形一致;中间水平的挑秧杆负责挑起垄面的秧茎,两侧挑秧杆负责挑起垄沟内的秧茎,被挑起的秧茎被嫩秧切断装置的高悬的旋转圆盘刀切断。
刀轴总成布置于嫩秧切断装置和碎秧定向抛撒装置之间,由皮带轮、轴承、月牙刀、Y型刀、销轴、刀轴组成,其中皮带轮安装在刀轴一侧,月牙刀、Y型刀利用销轴安装在刀轴,其由月牙刀和Y型刀组合形成切削带,月牙刀按左旋螺旋线周向均布,Y型刀按右旋螺旋线周向均布,轴向间隔均匀,刀轴总成利用轴承安装在机架上;高速旋转的刀轴产生负压,将切断的秧茎及剩余主干上的薯叶吸进刀轴和护罩间破碎。
碎秧定向抛撒装置位于机架后部,由主动带轮轴、隔板输送带和从动带轮轴组成;碎秧在粉碎刀旋转惯性下撒落在碎秧定向隔板输送带上,最后由碎秧定向抛撒装置均匀地抛洒至垄沟。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实现马铃薯、红薯等收获前的杀秧功能,从而使薯块表皮充分木栓化,起到催熟增产的作用;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伤薯率;使茎秆和薯叶还田,保持土壤肥力;秧茎挑起率和碎秧入沟率高,在刀片粉碎过程中不会伤及薯块。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多功能秧茎处理机械结构原理图,
图2:本发明多功能秧茎处理机械中薯垄仿形挑秧机构直观图,
图3:本发明多功能秧茎处理机械中刀轴总成,
图4:本发明多功能秧茎处理机械中刀轴总成的刀具布置图,
图5:本发明多功能秧茎处理机械中碎秧定向抛撒装置。
1.传动带,2.悬挂架,3.万向联轴节,4.锥齿轮增速器,5.机架,6.挑秧机构,7.嫩秧切断装置,8.刀轴总成,9.碎秧定向抛撒装置,10.地轮总成, 8.1. 皮带轮,8.2. 轴承,8.3. 月牙刀,8.4. Y型刀,8.5.销轴,8.6.刀轴, 9.1.主动带轮轴,9.2.隔板输送带,9.3.从动带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1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割草机
- 下一篇:一种散热良好的插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