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脚控制方向组合驱动双人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2512.9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0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元;虞世鸣;项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M1/14 | 分类号: | B62M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方向 组合 驱动 双人 自行车 | ||
1.一种脚控制方向组合驱动双人自行车,包括车架(45)、手驱动机构(2)、脚驱动机构(7)、转向机构(28)、刹车机构(37)、前车座组件(60)、后车座组件(65)、前轮(58)、两个后轮(59)和一个三级链轮链条传动机构(1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45)的前后端分别安装前轮(58)和后轮(59);车架(45)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手驱动机构(2)和脚驱动机构(7),该两个驱动机构(2、7)通过三级链轮链条传动机构(14)协同驱动两个后轮(59);转向机构(28)安装在前(58)两侧上,前车座组件(60)安装在车架(45)上而位于驱动机构(2)后方,前驾驶人的双手可握住手驱动机构(2)中的两个手柄(3),而双脚可踏在转向机构(28)中的两个踏板(29)上;后车座组件(65)安装在车架(45)上而位于脚驱动机构(7)的后上方,后驾驶人的两脚可踏在脚驱动机构(7)中的两个脚踏板(58)上;刹车机构(37)为手刹车机构,其中的刹车手柄(38)安装在靠近所述手柄(3)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控制方向组合驱动双人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1)所述三级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一个第一级传动主动链轮(19)安装于转动轴(5)上,一个第二级传动主动链轮(22)与一个第一级传动从动链轮(21)同轴转动安装于一根转动轴(12)上,一个第三级传动主动链轮(25)与一个第二级传动从动链轮(24)同轴转动安装于一根转动轴(10)上,一个第三级传动从动链轮(27)安装于一根转动轴(14)上,一个第一级传动链条(20)安装于第一级传动主动链轮(19)和第一级传动从动链轮(21)上,一个第二级传动链条(23)安装于第二级传动主动链轮(22)和第二级传动从动链轮(24)上,一个第三级传动链条(26)安装于第三级传动主动链轮(25)和第三级传动从动链轮(27)上;操作者通过双手360°连续摇动所述手驱动机构(2)驱动自行车前进;当操作者摇动手驱动机构(2)时,转动轴(5)带动第一级传动主动链轮(19)转动,第一级传动主动链轮(19)通过第一级传动链条(20)带动第一级传动从动链轮(21)转动,第一级传动从动链轮(21)通过转动轴(12)带动第二级传动主动链轮(22)转动,第二级传动主动链轮(22)通过第二级传动链条(23)带动第二级传动从动链轮(24)转动,第二级传动从动链轮(24)通过转动轴(10)带动第三级传动主动链轮(25)转动,第三级传动主动链轮(25)通过第三级传动链条(26)带动第三级传动从动链轮(27)转动,第三级传动从动链轮(27)通过所述转动轴(14)带动所述两个后轮(59)转动,自行车前进,转动轴(12)与转动轴(14)上分别安装超越离合器机构(16、17),可以实现三种驱动功能,(Ⅰ)脚驱动机构不施力,手驱动机构施力,第一级链传动机构带动第二级链传动机构和第三级链传动机构,最终驱动后轮(59)前进;(Ⅱ)手驱动机构不施力,脚驱动机构施力,直接由第三级传动机构带动后轮(59)前进;(Ⅲ)手驱动机构与脚驱动机构合力驱动三组链传动机构,由此带动后轮(59)前进;
2)所述手驱动机构(2)与三级链轮链条传动机构(18)通过一根转动轴(5)相连接,两个手柄(3)和两个摇柄(4)间隙配合转动连接,所述摇柄(4)与转动轴(5)固定连接,而转动轴(5)与所述第一级传动链支架(46)通过轴承(6)相连接;
3)所述脚驱动机构(7)与三级链轮链条传动机构(18)通过一根转动轴(10)相连接,两个脚踏板(8)与两个曲柄(9)间隙配合转动连接,所述曲柄(9)与转动轴(10)固定连接,而转动轴(10)与所述车架(45)通过轴承(11)连接;操作者通过双脚360°连续踩踏所述脚驱动机构(7)驱动自行车前进:当操作者踩踏脚驱动机构(7)时,转动轴(10)带动第三级传动主动链轮(25)转动,第三级传动主动链轮(25)通过第三级传动链条(26)带动第三级传动从动链轮(27)转动,第三级传动从动链轮(27)通过所述转动轴(14)带动所述两个后轮(59)转动,自行车前进;
4)所述转向机构(28)、前叉(51)和前轮(58)同轴固定连接于一根前转向连杆(33)上,前叉(51)与前轮连接架(48)通过一根轴承(50)以一个固定倾角α转动连接,转向机构(28)与车架(45)通过一个轴承(36)以相同倾角α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机构(28)的两个踏板(29)分别安装在左转向连杆(31)和右转向连杆(32)上,左侧转向连杆(31)通过两个转向铰链连接在前转向连杆(33)和后转向连杆(34)的左端,右侧转向连杆(32)通过另外两个转向铰链连接在前转向连杆(33)和后转向连杆(34)的右端,前转向连杆(33)与前叉(51)焊接,所述两个踏板(29)上有防滑纹(30);操作者双脚放置于踏板(29)上,当自行车无需转向时,双脚左右对称平行放置,当需要左转时,操作者右脚向前移动,带动右侧踏板(29)前移,同时左脚向后移动,带动左侧踏板(29)后移,实现前轮(58)向左转向,当需要右转时,操作者左脚向前移动,带动左侧踏板(29)前移,同时右脚向后移动,带动右侧踏板(29)后移,实现前轮(58)向右转向;
5)所述刹车机构(37),其中手闸(39)转动连接于一个套管(40)上,该套管(40)与所述一传动链支架(46)焊接固定,手闸(39)与一个刹车手柄(38)转动连接,一根刹车驱动钢缆(41)通过若干个钢缆固定搭扣(44)固定安装于所述车架(45)上,一端与手闸(39)固定连接,而另一端连接于一个抱闸(42),该抱闸(42)安装位置位于后轮支架(56)上,一个刹车碟(43)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轴(14)上,其部分边缘恰好嵌入抱闸(42)的工作区域;当需要刹车时,操作者向自身方向拉动刹车手柄(38),通过手闸(39)拉紧刹车驱动钢缆(41),带动抱闸(42)抱紧刹车碟(43)的部分边缘,使得刹车碟(43)转速降低甚至停止转动,由此限制转动轴(14)转动,实现刹车功能;
6)所述车架(45)包括一级传动链支架(46)、横架(47)、前轮连接架(48)、轴套(49)、轴承(50)、前叉(51)、前座可调节支架(52)、前座可调节支架支撑杆(53)、后座可调节支架(54)、后座可调节支架支撑杆(55)、后轮支架(56)和轴承(57),所述一级传动链支架(46)与横架(47)垂直焊接固定于①、②处,前轮连接架(48)下端与横架(47)前部①处焊接固定,前座可调节支架(52)与横架(47)中部③处焊接固定,前座可调节支架支撑杆(53)上端与前座可调节支架(52)焊接固定,其下端与横架(47)中部④处焊接固定,前座可调节支架(52)、前座可调节支架支撑杆(53)和横架(47)三者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后座可调节支架(54)与横架(47)后部⑤处焊接固定,后座可调节支架支撑杆(55)上端与后座可调节支架(54)焊接固定,其下端与横架(47)后部⑥处焊接固定,后座可调节支架(54)、后座可调节支架支撑杆(55)和横架(47)三者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所述轴承(57)用于连接后轮支架(56)与左侧后轮(59),使其成为一个惰轮;
7)所述前车座组件(60)包括前车座(61)、前车座靠背(62)、前车座支撑杆(63)和前车座紧固装置(64):前车座(61)与前车座支撑杆(63)固定连接,前车座(61)保持水平,前车座支撑杆(63)部分插入所述前车座可调支架(52),并通过前车座紧固装置(64)固定,前车座支撑杆(63)可上下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操作使用;
8)所述后车座组件(65)包括后车座(66)、后车座支撑杆(67)、后车座紧固装置(68)、后车座把手(69)、后车座把手支架(70)螺栓(71)和螺母(72):后车座(66)与后车座支撑杆(67)固定连接,后车座(66)保持水平,后车座支撑杆(67)部分插入所述后车座可调支架(54),并通过后车座紧固装置(68)固定,后车座支撑杆(67)可上下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操作使用,后车座把手支架(70)一端通过两个螺栓(71)和两个螺母(72)固定在所述前座可调节支架(5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后车座把手(69),所述前车座靠背(62)固定在后车座把手支架(70)竖直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25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剑杆织机曲轴凸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剑杆织机撑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