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假捻加工机以及假捻加工机的生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4027.5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7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出水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2G1/02 | 分类号: | D02G1/02;B65H67/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在利用移动装置使多根纱线同时移动到加热装置的纱线入口位置之际能够防止纱线彼此接触的假捻加工机以及假捻加工机的生头方法。假捻加工机(1)具备:提供纱线(Ya、Yb)的喂纱筒子架(4),卷绕从喂纱筒子架(4)提供的纱线(Ya、Yb)的卷绕装置(7),配置在喂纱筒子架(4)与卷绕装置(7)之间的纱道上的第1加热装置(11),配置在第1加热装置(11)与卷绕装置(7)之间的上述纱道上的假捻装置(6a、6b),能够从第1加热装置(11)的纱线出口位置一侧移动到纱线入口位置附近、保持纱线(Ya、Yb)的移动装置(10),扩大被移动装置(10)保持的纱线(Ya、Yb)的间隔的限制导纱器(2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纱线实施假捻加工的假捻加工机以及假捻加工机的生头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假捻加工机。该假捻加工机具有:主机体,夹着作业空间与主机体相面对配置、保持喂纱卷装的喂纱筒子架,配置在主机体上方、假捻加工从喂纱筒子架提供的纱线的假捻装置,以及设置在主机体上、卷绕被假捻装置假捻过的纱线的卷绕装置等。并且,在从喂纱筒子架到假捻装置的纱道上,从纱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侧依次配置有第1喂纱辊、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而且,在紧挨假捻装置的下游侧,配置有第2喂纱辊。并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在作业空间的上方使加热装置为上侧地朝斜上方配置在大致一条直线上。
并且,在加热装置的下部沿纱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来将从喂纱筒子架提供的纱线生头到加热装置上的生头装置。生头装置在加热装置的下部具有沿纱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以及保持纱线、并且能够沿导轨从下方的生头准备位置移动到上方的加热装置的纱线入口位置的移动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73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74219号公报
在往加热装置生头之际,操作人员将纱线依次钩挂到第1喂纱辊、第2喂纱辊、假捻装置上。此时,没让第1喂纱辊把持纱线。并且,让第2喂纱辊把持纱线。然后,通过将纱线钩挂到位于加热装置下端部附近的生头准备位置上的移动装置的引领导纱器上来保持纱线、利用假捻装置给纱线加捻,同时使移动装置沿导轨移动。由此,纱线与移动装置一起从生头准备位置移动到加热装置的纱线入口位置,被钩挂到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上。另外,一般情况下,从喂纱部提供来的纱线在驱动假捻装置、实施假捻的状态下钩挂到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上,在该过程中或者结束后,通过用第1喂纱辊把持纱线完成拉伸假捻状态。
其中,在使移动装置从生头准备位置移动到加热装置的纱线入口位置之际,假捻装置与移动装置之间的距离随着移动装置靠近加热装置的纱线入口位置而变大,伴随于此,假捻装置与移动装置之间纱线的长度也变长下去。但是,在像专利文献2那样利用一个加热装置加热多根纱线等情况下,利用一个移动装置使多根纱线同时移动到加热装置的纱线入口。这种情况下,随着移动装置远离假捻装置,被保持在移动装置上的纱线与纱线所成的角度逐渐变小,纱线与纱线互相接近。
除此以外,像上述那样,在向加热装置生头时,假捻装置被驱动。因此,从纱线行走方向上看,假捻装置与移动装置之间的多根纱线分别画着圆似的捻回。如上所述,由于随着移动装置靠近加热装置的入口位置,假捻装置与移动装置之间纱线的长度变长,因此捻回的纱线画的圆逐渐变大下去。如果该捻回的纱线画的圆的直径比静止的纱线之间的距离大的话,则相邻的2根纱线接触了。即,2根纱线尤其是在纱线与纱线之间的距离变小的移动装置附近容易接触。由此,存在产生断纱等问题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利用移动装置使多根纱线同时移动到加热装置的纱线入口位置之际能够防止纱线彼此接触的假捻加工机以及假捻加工机的生头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40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