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牵引按摩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4878.X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5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G13/02;A61H1/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牵引 按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牵引按摩床,牵引按摩床包括牵引拉伸机构、上身固定系统、控制系统和床体;上身固定系统包括腋部挡杆,设置在床体上;牵引拉伸机构包括牵引绳索、拉力传感器和牵引电机,牵引绳索的一端与牵引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滑轮连接至人体的脚部;拉力传感器和牵引电机分别连接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牵引电机来拉伸牵引绳索。本发明不仅具有按摩床的功能,重点是牵引的衍生功能,在牵引状态下做正骨推拿,可拉宽骨骼的间隙,不仅可以减少关节面摩擦,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的骨质增生,还可提高整复的成功率;利用本发明可在牵引状态下方便地进行胸部、腰部等多部位的复位操作;此外,本发明采用律动牵引方式,更加安全、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理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牵引按摩床,属于医疗设备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工作越来越忙碌,按摩渐渐也成为使人放松的方式。市面上的按摩床主要有助于理疗过程中的各种角度、方位的按摩要求,辅助按摩师进行相应操作;现有的此类产品主要具有的是自动按摩椅的功能,即通过按摩固定部位,并始终以某个位置为作用单位,进行单点式按摩,以缓解某一固定位置的疲劳以及酸痛,使使用者感到舒适和精神放松。
但是,传统的按摩床只能满足一般按摩的功能,却不能满足特定的推拿正骨治疗需求,特别在一些医院和按摩院有些患者需要做牵引以及其他的推拿正骨治疗时,传统的按摩床已不满足此类需求。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推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两大类: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虽可快速缓解症状,但因其有创伤,又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更多的患者仍选择非手术治疗。如果不进行牵引直接推拿的话,腰椎间关节间隙处于紧密状态下,易造成关节滑膜面的损伤,并可因过度刺激而产生骨质增生。如果能在牵引拉开了椎间隙状态下,同时进行推拿正骨,降低推拿过程中关节面的摩擦,减少组织损伤,并能够大大提高复位手法的成功率。
现有“后扳拔伸法”是一种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独特的腰部病症治疗手法,特别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等多种脊柱相关病症的治疗,但是这种手法采用人工牵引方式,一般需要3~7人协同操作才可完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对人体进行拉伸牵引,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占用场地,实际操作时十分不便,影响了临床疗效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按摩床进行改进来满足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牵引按摩床,不但具有牵引、按摩和整脊等多种功能,而且能够快速地实现床身的升降、平移等,操作十分方便,并可以提高手法复位的成功率,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扩大该类手法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牵引按摩床,包括牵引拉伸机构、上身固定系统、控制系统和床体;所述上身固定系统包括腋部挡杆,设置在床体上;所述牵引拉伸机构包括牵引绳索、拉力传感器和牵引电机,牵引绳索的一端与牵引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滑轮连接至人体的脚部;所述拉力传感器和牵引电机分别连接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牵引电机来拉伸牵引绳索。
所述牵引按摩床还包括面部衬垫调节系统,所述面部衬垫调节系统包括环形气囊、气囊充气量调整面板、海绵头枕和微型双向充气泵;环形气囊和微型双向充气泵设置在海绵头枕内部,通过气囊充气量调整面板来控制气泵电机向所述微型双向充气泵进行充气和排气。
所述牵引拉伸机构还包括脚部包裹部分,所述脚部包裹部分包括缓冲材料、魔术贴或固定带和外部韧性材料,其中,缓冲材料和脚部接触,外部韧性材料位于缓冲材料的外侧,魔术贴或固定带将缓冲材料和外部韧性材料包裹固定,外部韧性材料和所述牵引绳索连接。
所述床体的末端设有可收纳于床体底部的拉伸支架,拉伸支架上设置有滑轮,以放置所述牵引绳索。
所述牵引电机采用扭矩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48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液透析弊端缓解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多分支型介入主动脉弓覆膜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