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5373.5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6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和彦;高桥孝和;池谷谦一;松村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3/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例的连接器,已知如下的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其被容纳于壳体,并具有箱状的连接部;作为弹性片的触点弹簧,其具有被设置为能够出没于连接部的内外的触点部;作为保持件的插座,其组装在壳体的端子的连接部侧;作为上推部的上推突起,其朝向端子的连接部侧延伸设置在插座上,并在插座被组装于壳体时与触点弹簧抵接而使触点弹簧变位而使触点部伸出到连接部外(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现有例的连接器中,在插座被组装到壳体之前的状态下,由于触点弹簧不会因上推突起而伸出到箱状的连接部外,因此,触点弹簧被连接部保护,能够防止触点弹簧的变形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9469号公报(JP2012-069469 A)
然而,在现有例的连接器中,在使触点部伸出到连接部外时,由于保持件的上推部来使设置有触点部的弹性片变位,所以,有可能弹性片在保持件向框架组装时变形,有可能不能得到期望的接触载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利用保持件的上推部来使弹性片变位,能够保持期望的接触载荷。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其具有被容纳于壳体、箱状的连接部;弹性片,其具有被设置为能够出没于连接部的内外的触点部;保持件,其组装于壳体的端子的连接部侧;及上推部,其朝向端子的连接部侧延伸设置在保持件上,在保持件被组装于壳体时,与弹性片抵接,使弹性片变位,从而使触点部伸出到连接部外。端子的弹性片具有:抵接部,其被设置为在连接部内能够挠曲,与上推部抵接而变位;及变位部,其被设置为从抵接部折回并能够挠曲,并设置有触点部。
由于弹性片具有被设置为在连接部内能够挠曲并与上推部抵接而变位的抵接部、及被设置为从该抵接部折回并能够挠曲、并设置有触点部的变位部,所以,保持件的上推部使抵接部变位,设置于变位部的触点部伸出到连接部外。
因此,由于保持件的上推部不会使弹性片的变位部变位,因此,能够防止设置有触点部的变位部的变形,变位部的弹力不会变化,能够保持触点部的期望的接触载荷。
因此,在这样的连接器中,能够由保持件的上推部来使弹性片变位,能够保持期望的接触载荷。
也可以是,在端子上设置有与弹性片的变位部的自由端侧抵接而支承自由端侧的支承部,在支承部,在与所述变位部的自由端侧抵接的抵接面上设置有对所述变位部的自由端侧付与摩擦阻力的防滑部。
通过在支承部的与变位部的自由端侧抵接的抵接面上设置有对变位部的自由端侧付与摩擦阻力的防滑部,从而能够利用支承部来抑制变位部的自由端侧的移动,能够使变位部所带来的触点部的接触载荷提高。
也可以是,防滑部是沿着与变位部的自由端侧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的锯齿。
防滑部是沿着与变位部的自由端侧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的锯齿,从而能够用简易的构造对变位部的自由端侧付与摩擦阻力。
也可以是,弹性片的变位部具有:第1屈曲部,其在从抵接部侧到触点部之间屈曲;及第2屈曲部,其在从触点部到自由端侧之间屈曲,在第1屈曲部与第2屈曲部之间设置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跨着第1屈曲部和第2屈曲部而配置,并在弹性片的厚度方向突出。
通过在第1屈曲部与第2屈曲部之间设置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跨着第1屈曲部和第2屈曲部而配置,并在弹性片的厚度方向突出,从而突出部具有横梁的功能而能够增加变位部的刚性,能够确保触点部的接触载荷。
也可以是,突出部是通过将弹性片的突出方向的相反侧的面向突出方向锻压而形成的。
突出部是通过将弹性片的突出方向的相反侧的面向突出方向锻压而形成的,从而不需要使用弹性片之外的部件,就能够在弹性片上设置突出部。
也可以是,突出部是通过将弹性片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朝向突出方向的相反侧弯折而形成的。
突出部是通过将弹性片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朝向突出方向的相反侧弯折而形成的,从而能够容易地以跨第1屈曲部和第2屈曲部的方式在弹性片上设置突出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获得的效果是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利用保持件的上推部来是弹性片变位,能够保持期望的接触载荷。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组装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保持件时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53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插座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接地导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