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逆变器的输入过压启机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5483.1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5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敏;黄太军;曾建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王峰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输入 压启机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的输入过压启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一般有集中式、组串式、微逆以及新兴的集散式等等技术方案,但无论哪种方案,其系统中的PV电池阵列都是由各个小功率的PV电池板串联和或并联而成的。
随着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高效率需求的提出,各光伏电站的设计纷纷提高了组串电压,增加PV电池板组串串联节数,这就意味着整个PV电池阵列开路电压的提高,而且由于PV电池电压的负温度特性,其在低温条件下的开路电压更高。
现有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使用的功率开关管,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都是选择适应PV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而不是开路电压。因此,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工作于稳态条件下,由于逆变器的直流母线与PV电池阵列直接相连,这使得直流母线会一直工作在小于PV电池阵列的开路电压。例如:对于1000Vdc开路电压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一般PV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为开路电压的0.8倍,即稳态运行下直流母线电压不超过800Vdc,逆变器一般选用1200V耐压的IGBT,因此运行时设置的直流母线过压保护点在900Vdc左右。
综上所述,随着PV电池板串的数量增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待机或未启动期间,PV电池阵列开路电压较高。而为了保护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定的直流母线过压保护点都会较低,所以会导致由于输入直流电压高或者直流母线电压高而无法正常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的输入过压启机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由于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直流电压高或者直流母线电压高而无法正常启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输入过压启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光伏逆变器是否处于故障状态或待机状态;
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故障状态或待机状态时,屏蔽光伏逆变器母线过压故障检测;
开启光伏逆变器。
进一步地,在执行所述开启光伏逆变器后,还包括:
恢复光伏逆变器母线过压故障检测。
进一步地,在执行所述恢复光伏逆变器母线过压故障检测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母线电压是否在预设的第一范围内,是则执行恢复光伏逆变器母线过压故障检测。
进一步地,在执行所述恢复光伏逆变器母线过压故障检测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完成预设延时,是则执行恢复光伏逆变器母线过压故障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开启光伏逆变器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光伏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电压;
当所述光伏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在预设的第二范围内时,判断是否有运行指令,若有,则执行逆变调制;否则继续检测直流母线电压;
判断所述光伏逆变器逆变电压是否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同幅,若是,则控制并网开关闭合,使所述光伏逆变器并网运行;否则继续检测直流母线电压。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的输入过压启机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光伏逆变器是否处于故障状态或待机状态;
屏蔽模块,用于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故障状态或待机状态时,屏蔽光伏逆变器母线过压故障检测;
启机模块,用于开启光伏逆变器。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恢复检测模块,用于恢复光伏逆变器母线过压故障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母线电压是否在预设的第一范围内,是则执行恢复光伏逆变器母线过压故障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完成预设延时,是则执行恢复光伏逆变器母线过压故障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启机模块具体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光伏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电压;
调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光伏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在预设的第二范围内时,判断是否有运行指令,若有,则执行逆变调制;否则返回检测单元继续检测直流母线电压;
并网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光伏逆变器逆变电压是否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同幅,若是,则控制并网开关闭合,使所述光伏逆变器并网运行;否则返回检测单元继续检测直流母线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54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