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绒山羊的DCN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5667.8 | 申请日: | 2015-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乐;张燕军;王瑞军;苏蕊;李金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79 | 分类号: | C12N15/79;C12N1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8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绒山羊 dcn 基因 表达 载体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绒山羊的DCN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饰胶原蛋白(decorin,DCN)为一种蛋白聚糖(proteoglycan,PG),是一种多效性分子,因最初发现其结合“修饰”胶原而得名。在调节细胞粘附、迁徙、增殖、胶原纤维形成及调节TGF-β活性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还没有一种绒山羊的DCN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绒山羊的DCN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在克隆绒山羊DCN基因cDNA序列的基础上,构建过表达载体pEGFP-CI/DCN,为后续研究绒山羊DCN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绒山羊的DCN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DCN基因克隆
绒山羊皮肤总RNA提取,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设计引物DCN-F、DCN-R,以cDNA为模板,使用引物DCN-F、DCN-R和Phusion高保真DNA聚合酶,按常规方法进行PCR扩增;反应条件为:98℃5min;98℃30s、59℃2min、72℃2min,30个循环;72℃10min;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2)过表达载体pEGFP-CI/DCN的构建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EcoRI对纯化后的目的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CI同时进行双酶切,经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回收;回收后的目的基因片段和经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pEGFP-CI进行连接;反应体系为:T4DNA连接酶1μL、pEGFP-CI纯化产物1μL、PCR产物3μL、dH2O3μL、10×buffer1μL,16℃过夜连接;将连接产物加入100μL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冰浴30min,42℃热激90s,立即移入冰中静置5min,之后加入500μL37℃预温的无抗性LB培养基,37℃摇床培养1h,最后将菌液均匀涂布含有Kanamycin的LB固体培养基上,放入37℃生化培养箱内过夜培养,筛选阳性菌落;随机挑取15株单克隆菌落,用PCR法鉴定阳性克隆菌落;按照天根公司的质粒小提试剂盒说明书提取重组质粒;用PCR法、单双酶切鉴定连接后将菌液送到Invitrogen公司测序;所得到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命名为pEGFP-CI/DC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构建DCN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EGFP-CI/DCN。后续开展过表达DCN基因对成纤维细胞、角质化细胞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而探索该基因在毛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附图说明
图1为DCN基因的扩增;1.DNAMarker(DL5000);2.PCR产物;
图2为重组质粒单双酶切鉴定,1.DNAMarker(DL5000);2.PCR产物t;3.BamHI酶切pEGFP-CI/DCN产物;4.BamHI和EcoRI双酶切pEGFP-CI/DCN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绒山羊皮肤样品采自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成年母羊群体。
1.2方法
1.2.1DCN基因克隆
绒山羊皮肤总RNA提取,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设计引物(DCN-F、DCN-R),以cDNA为模板,使用引物DCN-F、DCN-R和Phusion高保真DNA聚合酶,按常规方法进行PCR扩增。反应条件为:98℃5min;98℃30s、59℃2min、72℃2min,30个循环;72℃10min。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DCN-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DCN-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1.2.2过表达载体pEGFP-CI/DCN的构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5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