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黄酒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6481.4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8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潘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古南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2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酒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富硒黄酒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原料按照比例添加:富硒糯米,硒含量0.322mg/Kg:紫血糯米:亚血糯米:麦曲=75:11:6:8;
(2)浸泡:严格控制水温在10-15℃且浸泡时间7-10天,随时监测浸泡情况;且对紫血糯米、亚血糯米进行脱外皮处理;
(3)蒸饭:对浸泡后的米进行冲洗,脱去碎烂米及粘稠液体,且保证酸味不被全部洗除,使浸泡后的米粒整齐、松散,蒸煮、淋洗后的米粒均一,使酒药拌合比例的更均匀、分散;
(4)落缸:根据环境温度控制落缸温度,为后期正常发酵提供有利保障,当室温10-15℃时,落缸温度严控在26-28℃;室温在低于10℃时,严控落缸温度29-31℃;同时要及时做好保温工作;
(5)前酵:当大米落缸以后,在保温情况下要注意跟踪检测,落缸40-44小时之内必须使缸内发酵温度达到34-35℃,这时要及时除去保温措施,进行第一次开耙降温,透气,保证发酵活力,然后要进行详细的过程检测跟踪,使发酵温度始终保持在32-35℃之间,检测温度不在变化达到48小时以上后,前酵结束;其中因发酵是散热过程,酒体温度会持续上升,防止因温度超过36℃时造成酵母菌被灭活,所以要根据监控情况不断进行开耙,在降低酒温的同时不断补充足量的空气,满足微生物自身繁殖的需要;经过多次的开耙发酵,酒体进行不断的发酵转化,酒体度变化会随着开耙次数及发酵时间的延长会慢慢的稳定;
(6)后酵:前酵好的酒体通过管道汇入大罐进行后酵,此时的温度一般在15℃以下,此时酒体进行缓慢的自身发酵,同时要定期做理化指标检测跟踪,根据理化指标确认榨酒时间;
(7)榨酒:发酵后的酒体,经化验跟踪各项理化指标达到了生产预期要求,组织榨酒;
(8)煎酒:榨好的酒,经过粗滤后进行煎酒,煎酒温度控制80-83℃;
(9)装坛:清洗干净的25Kg陶坛,经过蒸汽15分钟的灭菌后用来灌装,装满后先用荷叶盖住坛口,再用坛头纸包住荷叶,然后用竹壳进行压封、用大麻进行扎口,最后用专用泥巴进行封帽,待泥帽干燥后检验入库;
(10)检验:富硒黄酒的硒含量0.0107mg/Kg,符合国家富硒黄酒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古南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古南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64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