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La‑TiO2为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6897.6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6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巧;程树英;孙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0264 | 分类号: | H01L31/0264;H01L31/072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a tio sub 电子 传输 有机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薄膜材料与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La-TiO2为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能源与环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都在开发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相比于石油、煤炭等其他有限的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受到了全世界研究学者的大力关注和研究。太阳能在航空、国防军事、普通照明等很多领域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应用。并且在新时代能源消耗如此巨大的前提下,太阳能因其环保可持续等优点成为焦点。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但硅的提纯对环境是一个重污染过程。并且因为成本高,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很难大量推广使用。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为无机盐,其主要包括砷化镓III-V族化合物、硫化镉及铜锢硒薄膜电池等。但由于镉有剧毒,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并不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最理想的替代产品。
以有机聚合物代替无机材料是近几年开始的一个太阳能电池制造的新的研究方向。由于有机材料具有轻便、易加工、保护环境、材料来源广泛、成本底等优点已成为全世界学者研究的对象而得以快速的发展,对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提供廉价电能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当今可再生能源中最有前景的一种。
传统的正置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器件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成为世界研究学者一时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差,易被空气氧化等不足,因此研究学者开发了倒置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对于提高电池稳定性以及电池效率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认为,有机聚合物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中较为理想的倒置结构是:导电玻璃/TiO2/ P3HT:PCBM/MoO3/Al;ITO;其中:ITO是掺锡的氧化铟,作为电池的阳极;TiO2作为电子传输层,MoO3作为空穴传输层;由P3HT(聚3-已基噻吩)组成的网构成电子施主,由PCBM(C60衍生物)组成的网构成了电子受体和电子传输层,P3HT和PCBM组成的混合溶液作为光敏层,Al是阴极。
由于单纯的TiO2电子传输层对于电池效率的提高有限。因此研究人员想到了用金属离子掺杂TiO2来提高TiO2薄膜的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效率。目前,用金属离子掺杂TiO2作为电子传输层有机太阳能电池曾经有过报道。其中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刊上报道(Ranjitha A, Muthukumarasamy N, Thambidurai M, Velauthapillai D, Madhan Kumar A, Gasem ZM. Inverted organic solar cells based on Cd-doped TiO2 as an electron extraction layer. 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 2014;74:114-22.):用Cd掺杂TiO2薄膜取代TiO2作为电池的电子传输层,效率从2.6%提高到了3.06%。其制备方法为溶胶凝胶法,但是由于Cd离子是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于环境会造成污染,不适合大量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TiO2对于电池效率提高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La-TiO2为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光伏电池成本低廉、稳定、耐腐蚀性较好,对环境友好,易于大范围生产。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以La-TiO2-透明薄膜为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包括氧化物透明导电衬底、电子传输层、有机活性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是将La-TiO2溶液经溶胶凝胶法漩涂在氧化物透明导电衬底上而形成的La-TiO2透明薄膜。
所述的La-TiO2透明薄膜中La的掺杂比例为0.25-2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6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 纳米TiO<sub>2</sub>复合水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具有TiO<sub>2</sub>致密层的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 一种TiO<sub>2</sub>纳米颗粒/TiO<sub>2</sub>纳米管阵列及其应用
- 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以及制备和使用这样的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的方法
- 一种碳包覆的TiO<sub>2</sub>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应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的Si/TiO<sub>x</sub>结构
- 应用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净水装置及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片状硅石/纳米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TiO<base:Sub>2
- TiO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