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全相参宽带通用化实验雷达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7316.0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1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孙英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途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全相参 宽带 通用 实验 雷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脉冲全相参宽带通用化实验雷达。
背景技术
雷达工作的目的是探测感兴趣的目标信息,主要功能有测距、测角、测速以及成像等,可在全天候、全天时条件下工作。目前雷达的形态及功能多种多样,在军事领域主要应用于目标探测、战事侦察、精确制导等,在民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汽车、舰船的测距测速、障碍物探测等,其功能专用化、局限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全相参宽带通用化实验雷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脉冲全相参宽带通用化实验雷达,包括如下模块:伺服装置、天线、射频前端、信道分机、主控装置、组合导航仪、电源装置;
所述天线,其由伺服装置承载,并在伺服装置驱动下运动;
所述射频前端,其固定于天线后方,随天线一起运动;所述射频前端包括:发射支路和接收支路;在发射状态,射频前端将信道分机的中频发射信号上变频到毫米波段,并传输给天线;在接收状态,射频前端将天线接收的毫米波信号下变频,传输至信道分机;
所述伺服装置包括:用于控制天线运动的三轴电机,用于检测天线角度信息的三轴陀螺仪,用于控制三轴电机工作的伺服控制装置;所述伺服控制装置,接收组合导航仪的导航信息、主控装置的指令信息以及陀螺仪测得的天线角度信息,根据上述导航信息、命令信息、天线角度信息,控制三轴电机在方位、俯仰、横滚三轴上驱动天线运动;
所述信道分机包括: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频率综合器、发射支路和接收支路;所述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用于产生0~200MHz的点频信号或线性调频信号;所述频率综合器,用于产生全系统工作时钟、跳频本振信号及上下变频本振信号;所述信道分机的发射支路,将信号上变频到中频,发送给射频前端;所述信道分机的接收支路,将射频前端发送的信号下变频到低中频,传输给主控装置;
所述主控装置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信道分机接收支路发送的低中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该数字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或直接存储,得到雷达探测数据;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外输出雷达探测数据、接收外部指令信息;
所述组合导航仪,为小型六自由度组合导航仪,设有GPS天线,采用GPS/INS、AHRS/DR两种组合导航模式,为伺服控制装置提供导航信息;其中,GPS为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INS为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即惯性导航系统;AHRS为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即姿态和航向参考系统,其包括多个轴向传感器,能够为飞行器提供航向,横滚和侧翻信息,这类系统用来为飞行器提供准确可靠的姿态与航行信息;DR为Dead Reckoning,即航位推算;
所述电源装置,对外接电源进行电压转换,转换为各用电模块的工作电压,为各用电模块供电。
优选的,所述伺服控制装置,用于隔离雷达载体的运动,保证天线发出的雷达波束在三轴上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伺服控制装置,控制雷达波束的聚束、跟踪功能。
优选的,所述伺服控制装置,控制天线在方位240度、俯仰240度、横滚360度范围内任意转动,实现左视、右视、上视、下视多方位探测,除后方外其他观测区间无死角,并实现水平/垂直两种极化方式的切换。
优选的,所述天线的尺寸为110mm×70mm,天线的波束宽度为4°×6°。
优选的,所述全系统时钟,为雷达工作在全相参状态的全系统时钟。
优选的,所述跳频本振,将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DS)产生的信号进行步进合成,以产生最高2.4GHz的宽带信号。
优选的,所述电源装置,将输入/输出电压、装置间电压进行隔离,保证系统安全和装置间互不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途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途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7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