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内翻边C型钢组合方钢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8388.7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0 | 分类号: | E04C3/00;E04C3/09;E04C3/32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内翻边 型钢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钢结构房屋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壁内翻边C型钢组合方钢。
背景技术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建筑体系由于其自重轻,抗震性能好,连接形式多样,可适应复杂建筑造型,较少或无湿法作业,适宜工厂化优化设计及模块化生产,施工周期短,房屋格局布置灵活,建筑垃圾少,构件可重复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接近于零等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列为底层和中高层建筑中的优选项目。
目前,对新型高强冷弯型钢尤其是薄壁冷弯型钢的开发及应用,成为冷弯型钢领域的新前沿。然而,我国在冷弯薄壁钢结构对产品构件的深加工不够,尚未达到广泛的零件化,模块化生产。习惯于采用外国成型技术,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构体系少之又少,缺少自主品牌。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对新型结构的房屋需求不断增长,逐渐也改变了传统的观念,钢结构住房也逐渐在农村发展开来,现有的钢结构住房体系结构比较笨重,施工周期比较长,成本较高,不利于其推广应用,发明人在去年申请了薄壁钢结构单体型材和组合型材及其薄壁钢结构房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结构住房体系,本专利申请就是为了配套解决上述专利的快速安装的问题。
专利公布号 CN102359191A提供了“薄壁钢结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的专利技术,在该专利技术中,采用了连接件与薄壁钢型材之间通过箍紧钢带进行快速对接的方案。该方案适合短期快速组件薄壁钢结构房屋,结构设计合理,在无故障条件下强度较高。然而,上述专利技术在投入实施过程中存在型材制造难度大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与现有型材成型机相结合,需要专用成型设备,成本高。在该专利技术中,将管状或槽状型材套装于连接件外侧,再利用连接件上的箍槽作为防脱落固定中心,用箍紧钢带将型材强制压缩在箍槽内。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箍槽两侧翼板的边缘存在台阶和棱边,而薄壁钢型材的厚度非常薄,通常在0.3mm左右,被箍紧钢带压缩变形后的薄壁钢型材很容易破损,破损后导致型材强度明显降低,甚至会造成整个型材断裂,而且破损后形成的空洞无法进行防腐处理,雨水进入破损缝隙后造成连接结构受到腐蚀问题。所以以上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安全隐患,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薄壁钢结构连接件和连接结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薄壁内翻边C型钢组合方钢,可以避免连接结构局部受压力过大而受损问题,而且能够适合不同型钢连接需求以便降低加工难度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壁内翻边C型钢组合方钢,包括内翻边C型钢和内支撑体,所述内支撑体,是在对扣的两个槽形钢板的内侧匹配焊接腹板,并在两个槽形钢板外侧表面分别设置冲压或冲孔定位凹槽;两个槽形钢板的两侧边板对齐且存在间隙,各腹板于间隙处设置有向外开口的让位槽;所述内翻边C型钢的两侧边板分别设置有内翻边;内翻边C型钢包裹在内支撑体外侧并且内翻边匹配插入对应的让位孔中;在内翻边C型钢表面设置后压槽,后压槽匹配套合于所述冲压或冲孔的定位凹槽内;在内翻边C型钢外侧扎固钢带使内翻边C型钢与内支撑体固定为一体。
在所述槽形钢板的外侧设置有卡槽,卡槽设置在与腹板对应的位置。钢带压迫内翻边C型钢局部凹陷进入卡槽内。所述腹板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腹板时在相邻腹板之间焊接有加强连接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将单内翻边C型钢快速组合固定形成组合方钢,以适合建筑房屋作为梁或柱使用。并能很方便地与其他标准连接件对接组成连接房屋框架。内支撑体设置有腹板,强度高,而且内支撑体可根据实际需求定制所需高度或者宽度,以适合组合方钢需求的标准件。内支撑体内侧设置的让位孔与内翻边C型钢的内翻边相互扣合并被压缩在一起,达到内外嵌套效果。内支撑体外侧设置的定位槽可与内翻边C型钢凸凹相互嵌套在一起,再通过紧固钢带进行压缩固定后,达到固定且防滑脱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不会出现局部受挤压而破损问题,通过箍紧钢带可以达到简便、高效施工的目的,不需要焊接或铆接等工艺步骤,而且连接强度高,不易滑脱。连接件的部分腹板中部还可以设有匹配的减重孔,能够进一步的减轻该连接件的自重,从而能够减轻房屋的自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合方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图2中内支撑体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图4中内支撑体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8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