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8602.9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9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赵锐霞;张毅;刘含洋;仝凌云;孙宏杰;张大海;何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33/00;B29C33/38;B29C33/40;B29C33/4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褚鹏蛟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率 截面 厚度 成型 方法 | ||
1.一种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结构形式制备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组合阴模和限位条,组合阴模包括可拆卸侧挡块和固定块,步骤1)中组合阴模材料为碳钢,限位条材料为硅橡胶;
2)将碳纤维丝增强材料和碳纤维布增强材料浸渍到树脂胶液中,制成热熔预浸料和热熔预浸布;
3)在组合阴模表面涂刷树脂;
4)将步骤2)制备的热熔预浸料和热熔预浸料布裁剪成通梁截面铺层展开的尺寸;先在阴模表面铺一层热熔预浸布铺层,然后进行抽真空压实;再根据通梁厚度按照设计的铺层顺序进行铺层叠加,在铺层叠加过程中根据铺层厚度进行抽真空压实及热压整形,最终制成复合材料预浸料叠层;所述设计的铺层顺序为热熔预浸料和热熔预浸布的叠加顺序;
5)对步骤4)得到的复合材料预浸料叠层进行包覆、固化得到固化后的产品;
6)将步骤5)固化后的产品脱除组合阴模,得到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树脂胶液为环氧树脂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熔预浸料中树脂胶液质量占热熔预浸料质量的32%-38%,热熔预浸布中树脂胶液质量占热熔预浸布质量的36%-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树脂为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叠加每层铺层时,在长度方向上选取中间底面为铺层定位基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每层铺层所铺设的位置采用激光投影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热压整形在热压罐中进行,具体热压整形工艺为:对复合材料预浸料叠层进行抽真空直至真空表测量的压力不大于-0.097MPa,整形压力为0.3MPa±0.02MPa,升温速率为20℃-35℃/h,整形温度为80℃-90℃,保温时间为0.5h-1h,降温速率小于等于30℃/h,降至60℃以下,整形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复合材料预浸料叠层表面采用聚四氟乙烯玻璃布隔离后进行包覆,在包覆时将复合材料预浸料叠层两侧修整后放入所述限位条进行限位得到包覆后的复合材料预浸料叠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率变截面变厚度通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的固化在热压罐中进行,固化工艺为:首先对包覆后的复合材料预浸料叠层进行抽真空直至真空表显示的压力不大于-0.097MPa;热压罐固化压力采用初始加压,固化压力0.6MPa±0.02MPa,升温速率20℃-35℃/h,保温温度160℃-180℃,保温时间2h-8h,随炉降至室温,固化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86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素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三维扫描打印装置